昨天,新京报参与主办的周有光先生108岁华诞座谈会在京举办,多位知名学者参加。周老因身体状况未能到场,座谈会结束后,现场工作人员向周有光先生之子周晓平献花。实习生 杨奉焓 摄
2009年12月4日下午,104岁的周有光在北京的家中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新京报记者 杨杰 摄
昨天上午,由新京报参与主办的庆祝周有光先生108岁华诞纪念活动座谈会在长安俱乐部举行,周有光先生长期坚持启蒙,坚持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得到了著名学者资中筠、著名诗人邵燕祥等数十名与会学者的赞许。
周有光:上帝太忙,把我忘了
活动伊始,周有光先生的儿子周晓平介绍,父亲因为脚有点疼,下楼比较困难,所以不能来到现场。“我爸爸说他是语言文字学家,不是什么汉语拼音之父,不是文化学家。文化学是一个大学问,是很深刻的东西,他就是看看书,总结里面主要的问题。他想听听大家对他的评论,好好的学习学习。”
在随后播放的视频中,周有光说,读书要和生活发生关系,如果读了书不能立言,就白读了。他还幽默地说到:“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资中筠:他信仰的是人类的发展规律
著名学者资中筠在发言中说,周老前年看了她的文章,然后约她去见面交流。交流之后她感觉,“周先生对人类的整个发展规律和历程心中非常有数,我自己是无神论者,他说他也是,但是他信仰的是人类的发展规律。人类必然就得这么发展,你要是走错了路,非得走回来不可。”
著名诗人邵燕祥说,周有光先生从80年代开始新启蒙一直持续下来,“我觉得我们不用去过多地争论周有光是语言学家、经济学家……他是当代难得的智者、仁者和勇者。他以很平和的心态和语态,表达他自己对这个世界上下五千年和纵横千万里的认识,应该说是很尖锐,很勇敢的。”他还现场朗诵并解释了自己为周先生贺寿而撰写的两首律诗。
著名学者于光远和吴敬琏因故未能与会,但都派代表与会表达了对周有光先生的敬意和祝愿。
周有光其人
“四朝元老”百岁之后三出新著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那时还是清朝光绪年间,他的一生经过了晚清、北洋、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代,有人戏称他是“四朝元老”,更有人将他看做百年中国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一个缩影。
50岁前,他是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之后,他花费三年时间,用26个拉丁字母作为注音基础,主持编写了今天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58岁以后,他将关注的目光从语言文字学扩大到世界史、文化学和人类历史演化规律等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上。这位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
2005年,100岁的周有光出版了《百岁新稿》,2010年,又出版了《朝闻道集》,2011年,他出版了《拾贝集》。迄今为止,他仍然笔耕不辍。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