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逃离应试教育高压?
为什么要放弃现行的学校教育,选择自己教孩子?家长们称,自己的出发点是不希望子女重复灌输式教育模式。
从武汉某名牌高校毕业的家长周泉说,她从两岁多进入幼儿园,前二十年人生不是上课就是考试,带孩子到村里自己教育,就是不想让两个孩子重复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知识填鸭,让分数成为唯一目标。
一位母亲告诉记者,不送孩子上学,原因在于对现行教育体制失去信心。当她女儿三岁送入幼儿园时,老师为使女儿不哭,恐吓说“再哭,就把你丢进垃圾桶”。听到女儿回家复述后,她从此再未送女儿进过校园,“这种教育方式怎么来尊重孩子个性发展?”
“石头和草木,是比变形金刚更有价值的‘玩具’。”家长海女士认为,与城里上学孩子相比,按国外风靡的“华德福教育”理念,关注孩子内在需求,这样教出的孩子能够完全接触大自然,拥有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能力,避免在物质欲望中迷失自我。
10个孩子能在这里呆到何时?如何上初中、高中?能不能考不上大学?成人后如何找工作、靠什么生活?针对记者的种种担心,家长们说,他们也在计划每年将孩子送到附近的村小学上2、3个月的学,弥补自办教学的不足,但更多的是顺其自然。
在她们看来,孩子没有学历不等于没有能力,现在社会上还有许多大学生、研究生也找不到工作。她们相信孩子们在这种模式的教育下,将来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找到合适的位置。
家长们还称,他们每年会组织孩子到全国各地游学,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些孩子比别的孩子拥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交流融入不是问题”,“至于高考,还没想过。如果可能,将来也许会去留学。”
据了解,7个家庭的家长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在此陪伴孩子的多为母亲,父亲则在城市赚钱养家。这些家庭有的是私营业主,有的是教师出身,也有个别家长是“海归”。
记者还了解到,这些家长们主张的“在家上学”思想,在全国已有不少志同道合者,他们在网上成立了“在家上学联盟”,已有南京、上海、北京、广东、成都等20多个分站点,群体内交流频繁。
公共教育欠缺了什么?
黄陂区教育局有关人士认为,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教育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必须是呈阶段性和连贯性的系统工程,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拢”在一起,很难体现阶梯式的教育区别。
教育界人士说,尽管当前我国的应试教育屡遭社会各界的批评和指责,但不可否认,其教育体制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形成,而且担任教学任务的老师,都是具有深厚的基本知识储备。家长直接教孩子,孩子能否接受消化?家长的教学能力是否胜任?
对于自办教学这条路能走多远,这些家长均称自己没有想过,“走一步看一步。”在交谈中,一些家长也坦言,在两个多月的教学中,他们已经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在教孩子学习的同时,他们也通过网络、看书等不同方式弥补自己的不足。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冯桂林则认为,这7对父母的选择,是用实际行动对现行学校教育模式的无声反抗。尽管社会对家长们“宁让孩子做自己的试验品,也不做学校的牺牲品”的做法褒贬不一,但其行为和家教实践所展现的教育理念却值得学校教育深思。越来越多的“在家上学”等有异于常规学校教育的方式出现,代表了当前不少家长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也应做出相应调整,构建更多元化、更符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模式。
他说,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弊端就是忽略了健全人格的培育,造成了对孩子童心和人格的压抑。不过,冯桂林也认为,这种尝试具有风险性,孩子年纪小,可以暂时听从父母的安排,但他们不可能永远当“隐士”,“桃花源”里出来的孩子能不能与社会生活成功“对接”,还需要时间检验。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教授认为,随着社会公众受教育权利的发展,以应试为主、课程统一的传统教育体系,目前已难以满足家长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这也要求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亟待在保障所有孩子都能完成义务教育基础上,研究建立相应的申请与质量保障程序,增加多样化的公共教育服务内容。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