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在泰州市郊鲍家坝的一座明代古墓内也曾出土了两具古尸,这是同穴异棺夫妇合葬,一男一女,系一对夫妻。据墓志铭记载,该墓男主人叫徐藩。徐生前官居工部右侍郎,埋葬年代为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距今480年。
出土时,徐尸浸泡在深黄色棺液里,紧缠于裹尸布、被和巫3层衣服之中。尸体长165厘米,重23.5千克。尸体湿润柔软,外形完整,皮肤呈淡黄色,毛发、胡须、睫毛等与刚发现的不腐古尸一样,也是清晰可见,手指甲均保存完好,软组织有弹性,四肢和大关节都能活动,内脏器官也保存良好。
徐藩的妻子,名叫张盘龙,出土时不见棺液,仅衣着潮湿,尸体湿润,尸长147厘米,重11千克;外形也比较完整,但较干瘪;毛发松软,与男尸相比稍次。图为徐藩内脏器官。
因为夫妻俩不可能同时死亡,同时入葬,妻子是后死。两位墓主都成为不腐尸,在考古发现中十分罕见,可以说是奇迹。两具古尸出土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袋充氮密封,并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尸体颜色变化很小。古尸变色与氧有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尸体暴露于空气后很快就会变深,变黑。
专家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两具古尸均属湿尸类型,保存条件相同,保存程度也相似。尸体外形虽完整,但已萎缩,皮下组织减少,皮肤出现皱褶,表皮脱落,暴露真皮,皮肤附件消失,皮肤表皮有不同程度的脂肪酸盐沉积。内脏器官外形仍清楚,但明显萎瘪,中空性器官如胃、肠、膀胱壁薄如纸;实质性器官如肝、肾、脾保存较差,仅留丝状结构。骨骼保存完好,这是维持尸体外形的基础。
组织学观察表明,脂肪组织的细胞边界清楚,但部分细胞皱缩,细胞膜破裂;软骨保存较好,陷窝明显,软骨细胞轮廓存在,核隐约可见;软组织中胶原纤维保存较好,这是软组织的支架,也是尸体外形得以保存的更重要的结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