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的这边就是以“水巷口”、“得胜沙”为主要代表的海口骑楼老街,海口所城就在这一带,当年所城拆除后拆下的城墙石头都用来加固修筑“江”的边岸和现今的长堤路,形成了十里长堤好风光。
这条“江”也就是海甸溪上,不仅限于当地船家停泊。平时可看到刷着“琼临”、“粤汕”、“桂北”等各省区牌号的渔船停靠。好多资料介绍他们是“ 疍家人”。他们是生活在水上的一个群落,但不是一个民族。疍家人,清光绪《崖州志》称为疍民。
“疍民,世居大蛋港、保平港、望楼港濒海诸处。男女罕事农桑,惟辑麻为网罟,以鱼为生。子孙世守其业,税办渔课。间亦有置产耕种者。妇女则兼织纺为业。”
一般把生活在水上以打鱼为生的渔民家庭为“疍家”,他们没有大船,无法远航,只能在近海捕鱼。渔港里也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退潮时,他们下笼下网,捕些鱼虾。生活随着潮汐变化而变化。
关于“疍家”的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来源于早前他们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些水上人家长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于海面的鸡蛋,所以被称为“疍民”。
而疍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故称为“疍家”。
有研究学者认为“疍民”是古越族的后代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解放前他们因为常年漂泊海上,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