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清明上河图》绣得很精细
巨幅《清明上河图》在江边展出,几个人才能将它拉直。
昨日下午,在重庆万州区长江十七码头江边,一幅《清明上河图》画卷在多人牵扯下缓缓打开,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仕女、商人、儿童、僧侣惟妙惟肖地出现在画卷上,引得众人纷纷围观,啧啧称奇。
这幅长约24米的画卷并不是某位书画大家的作品,而是由一位年过六旬、仅有小学文化的母亲花两年零三个月时间绣制的十字绣。
家住万州区万里城墙55号的陈永兰老人说,自己绣制这幅十字绣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为下岗的儿子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孙女留下一份生活的保障。
六旬病老太是个巧手匠
“我老伴是个巧手匠。”在万州万里城墙一栋旧房中,汪金才说起陈永兰,满脸都是关爱与自豪。
他告诉我们,陈永兰很早就进工厂上班,虽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十分擅长手工针线活,40多年前与她谈恋爱,收到的定情信物便是陈永兰绣制的枕头、鞋垫等物品。
后来,陈永兰因为染上职业病而早早地赋闲在家。有了大量时间,她做针线、绣鞋垫的本领更是得以体现。几年前,她迷上了流行的十字绣,喜欢绣一点花鸟鱼虫作为家里的装饰。“她还曾花了半年时间绣过一幅《千手观音》。”汪金才自豪地说。
决意仿绣《清明上河图》
绣制这幅《清明上河图》的原因,与兴趣无关。
2009年,陈永兰的孙女小兰(化名)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急需手术治疗,仅手术费就要5万多元。小兰的父亲、陈永兰的二儿子汪涛,却在2008年便下岗了。
高额的手术费急坏了陈永兰老两口,他们四处求人,东拼西凑,终于筹够了钱,让孙女在新桥医院接受了手术。这件事,却成了两位老人的一块心病。
“老头子,汪涛没有工作,小兰这孩子又得了病,后面的治疗还得花不少钱,咱们不能不管啊。”陈永兰向老伴讲出了心里的担忧。
老两口都已经一把年纪,仅靠汪金才每月两三千元工资生活,怎么才能弄一笔钱留给孩子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网上说绣十字绣也能赚大钱,就把想法告诉了老伴。”看到这个消息时,汪金才十分开心,他认为以老伴的手艺,绣制大幅十字绣绝对不成问题,而据说一幅长卷可以卖到上百万元。
了解到了绣制这样的巨幅十字绣所需要的工期之后,汪金才犹豫了。老伴本来身体就差,职业病让陈永兰时常头晕眼花、四肢发软。
“不做了,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吧。”汪金才对妻子说。
“能挣钱咱就做,我吃得消。”陈永兰斩钉截铁地说。
于是,汪金才帮老伴选择了“清明上河图”作为题材,他们花1万多元,买来图纸和材料,开始绣制。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