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实拍吉林民间的鹰把式:传统的满族猎鹰活动(组图)

www.sinoca.com 2012-01-10  网易


  一只只英姿飒爽的鹰,气势高傲地站在鹰把式手臂上,傲视一切。9日,由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政府主办,土城子乡政府承办的中国・吉林雾凇鹰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开幕式上,40多名吉林地区鹰把式集体亮相,其中8岁最小鹰把式最为抢眼。

  最小鹰把式仅8岁

  9日上午10时许,中国・吉林雾凇鹰猎文化旅游节在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渔楼村正式开幕。现场40多名鹰把式们身着狩猎服,架鹰出场。猎鹰猎手自称为鹰把式。

  “我们一共有70多位鹰把式,最大的70多岁了。”鹰把式赵明武说,开幕式现场一共来了40多位鹰把式。赵明武说,在渔楼村,很多人都在练鹰,就连他5岁的孙子,也跟着他在学习。

  一位年仅8岁的小鹰把式关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身翻毛皮袄,狗皮帽子,架鹰的样子颇有鹰把式的范儿。在关岩身旁,一名妇女也身着猎服,架着猎鹰,母子俩表情严肃。“别看他小,他练鹰已三年多了,是最小的鹰把式。”关岩的母亲张丽娜是村里惟一的女鹰把式。她说,他们一家三口都是鹰把式,丈夫现在正在外地寻鹰,所以没来参加。

  在现场,鹰把式们撒鹰捕猎,表演古老的狩猎文化。打头的一名鹰把式将鹰放飞后,只见它张开翅膀,在空中盘旋。鹰把式又放飞一只鸽子,随后吹响哨,听到召唤,正在空中飞翔的老鹰迅速俯冲下来。老鹰先是绕鸽子飞几圈,然后向上直冲,飞一个弧线,斜插,直奔鸽子前方,张开双爪等待,轻易捕获鸽子。

  而后鹰把式们又分别将兔子、野鸡等猎物放出,均被低空盘旋的鹰一一捕获,观看的人群中发出阵阵欢呼。

  放鹰前要对其进行减肥

  据介绍,满族鹰猎习俗可分为捕鹰、驯鹰、放鹰三个步骤。所需器具大致有:鹰场、鹰网、诱饵、地窨子、鹰秤、鹰杵子、鹰绊绳等。而此次表演的猎鹰捕食,是考验训鹰如何的最好见证。

  据一位鹰把式介绍,捕鹰一般在山头处进行,捕鹰前要祭拜鹰神,然后用雉鸡、鸽等做诱饵进行捕鹰。

  捕到鹰后,先拜谢鹰神恩赐,然后驯鹰,把它的野性去掉――猎户几天几夜不睡觉,也不让鹰睡觉,称“熬鹰”;接着训练它接近主人,让它能习惯于站在主人手臂上,这一过程叫“过拳”;接下来是“跑绳”,即让它在远处听到呼叫,能准确地飞到主人的手臂上。

  放鹰前,为了增加鹰的进攻欲望,使其听主人的使唤,要对其进行减肥,使鹰的体重保持在0.95公斤左右,这才能够达到放飞的标准。

  放鹰时,主人站在山顶鸟瞰,还有四五个人拉成一字形排开,嘴里不停地发出“嘟嘟嘟”的叫声,并用棍棒不停地敲打树丛。此时,居高临下的鹰,铁嘴如钩,双目远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沟沟坡坡。一旦发现猎物,猎鹰尾巴上长长的尾羽上下摆动,尾铃丁当作响,以异常迅猛的速度直扑过去。

  ●延伸阅读

  渔楼村

  鹰猎习俗由来

  鹰猎,早在唐代就有北方民族向中原贡鹰的习俗。渔楼村至今保留着传统的鹰猎习俗。这一带属于长白山余脉丘陵地带,松花江流域的湿地宜于动植物繁衍。每年秋天,鹰不远数千里来此过冬,人们以网捕之,经驯养用于捕猎野鸡等。春天祭拜后将其放归故乡。1978年以后,我国对满族的鹰猎习俗进行挖掘、抢救,在吉林市昌邑区的土城子乡渔楼村出现了鹰户。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三岁男孩肚脐上长出第二颗心脏 洗澡时当球玩(图)
下一篇:春节回谁家过年成了中国80后双独夫妇离婚导火索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