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这期节目看完,我自己并不满意,平淡之感,有点象个法制节目了。
原因不是生活平淡,而是采访与编辑时没有穷尽全力。
汪晶接受采访时,到中间停下来,被带走吃饭。再回到采访现场时,我说你吃了么,他犹豫了一下,说没吃。
我说怎么呢,他又犹豫了一下,扫了一眼法警,低声说“我在看守所也不吃饭”
我不明其意,说那吃什么
他说“吃鸡蛋,这个不会有问题”。
他的意思是,鸡蛋中不会有人下毒。我才明白,他此刻仍然认为他还在一个被迫害的处境里。还有人在整他。
这一个细节,比言语更有对他疾病的说服力。但片子里没有。
还有一个细节,他扔掉了大量衣服买新的,因为他觉得有血迹,花了很多钱。我问他妈妈,“你买过衣服吗这几年?”我当时只是想了解她的经济情况,她犹豫了一下,说买过,因为丈夫在她提出离婚时把她的衣服都……她没说下去,只用手作了一个“剪掉”的手势。
这个手势,对这个家庭脉络的暗示,也胜过很多言语。这个细节,片子里也没有。
我能意识到这两个细节,是对疾病的某些因素有力的,决定性的说明,但在后期编辑时没加以强调和呈现,没别的可推托的,就是思想上的懒惰。前一阵子工作紧张,到这个节目时,想偷懒,看稿子时粗粗而过,没有在该钉下去的地方再用力。
结果当然是自己沮丧,没什么可说。
牟老前两天在人大讲座,说过一句话,“什么是特稿,就是有画面感的瞬间”。我同意。说到海明威在当新闻记者时的写作,我看过他一个报道,普通的棒球比赛,每个体育记者拿到的信息都一样,很多记者就写条输赢的结果就过去了。但海明威写的,是输了的棒球手,恼恨地把手套掷在地上的声音。
这就是瞬间,是文学,是人。
4
牟老是这两年在新闻业务上跟我讨论很多的朋友,时时事事,鼓励我每期做完后写出来总结。送我Time within time的红色笔记本,以纪录业务的习惯。
除了笔记,受益之深,尤其来自博客中与读者的讨论。
这期节目后的评论里,有朋友写“将丰富的事实提炼成对青少年精神疾病关注的主题,那不是‘看见’而是‘想见’”
我仔细想过这句话,提炼主题本身并无问题,好的节目并不是没有主题,恰恰相反,世界的本来面目中,处处充满规律,采访应该是在不断发问中,事实的细流自然淌成江河的面貌,这当中都依循规律而成。事实是多样的,但多样不等于模煳。看托尔斯泰的小说,就可以看到这一点,没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庞杂的现实里充满秩序,在他的写作之后,一切在天光之下,都是清晰的。
但这位读者的话是一个提醒,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提炼主题,而在于提炼主题时仍显简陋,象有另一位读者说“节目过后的反思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形成一个模式化的概念。有条件出国的,尽量送出去,有什么不好呢,文化的反差造成的不适应也有可能渐渐锻炼一个人的心智,从而变得成熟起来,视野也会更加的宽阔,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的全面。”
这话对,可以有判断,但不能让判断成为一个单向的模式,容易陷入简陋和武断。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