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眼中的“小嘉雯”,是个不让人操心的孩子
小嘉雯每天要坐一个小时的车去余杭武术学校上学。班主任郭老师告诉记者,嘉雯在班上属于那类不用她操心的孩子,“她数学成绩在班中属于中上,语文成绩中等,但她很用心。”
在老师眼里,她的性格很外向,和所有女生都玩得来。让班主任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小事:“有一次,我发现她交上来的作业没做完,就批评了她,没想到,她还会写信给我,跟我交流,信里她说以后不会这样粗心了。”
“在我们班上,像她这样住房条件差的倒很多,但跟她这样生活学习条件都不好的很少。其他同学上学放学都是校车接送的,她住的地方没有校车,她就一个人坐很久的公交车上学、回家。”
该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
“你想过那种穿得好、吃得好的生活吗?”
“我现在就是在过这种生活啊!”
这是小嘉雯在前天与本报记者的一句对话。那稚嫩的童音仍在耳边萦绕,可本报官方微博上这句对话却已被默默转发了五万多次。
有网络媒体专门开了专题,有网友专门从外地赶去了下沙,有人打进96068热线说要帮忙……让这条微博沸腾的是微笑的力量,就像网友“antedigua”说的一样:即便做好了承受温馨感动的画面的准备,还是被这张开朗的笑脸触动了内心。
有人说,该说谢谢的不是小嘉雯,应该是我们。因为她简单的笑容,让我们重新回忆起满足这个词的原意。
可记者也感到了不安,采访中,爷爷不止一次地婉拒了帮助,“我有工作,我可以养活小家伙”。但仍然有人好心地劝解:“不要紧,我很有钱。”
正是这种成人式的“善意”让小嘉雯不知所措地收起了笑容。其实,感动我们每一个人的是小嘉雯笑容中的满足,却并不是她清贫的生活,而她自己也并不认为自己过得很苦。
她说:“我们班里还有20多个人都很穷。”可郭老师听了后说,实际情况并不是那样。小嘉雯并不能理解成人眼里的“富裕”和“贫穷”。
我们不希望蜂拥而来的关心到头来却击碎了孩子纯真的笑脸。要知道孩子的想法远比我们想得简单,我们以为买昂贵的玩具能博得孩子的欢心,但有时候一张白纸就代表了梦想。
小嘉雯需要的不是同情,更不是过多的物质给予。比起这些,她更需要一个有父母在身边的完整童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