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还没有性学硕士”
齐鲁晚报:你的《性科学概论》通选课在华师非常受欢迎?
彭晓辉:你可以查查华师的BBS,BBS上说“上华师不选《性科学概论》,等于白上华师”。这个课开了16年,每年两个学期都开,至少有一千人选,还不包括旁听生。学生给我来信谈感受,鼓励我的信件太多了。学生尤其女生私下里谈到这些问题,都会说“你去找那个老师爸爸”。这句话多感人啊。
齐鲁晚报:华中师大就你一个性学老师?
彭晓辉:对。说我坐冷板凳也好,从1992年确定方向,我跟他们的研究都不一样。我研究性学二十年。在我招硕士之前,国内没有这个人类性学研究方向。
齐鲁晚报:那你的开门弟子岂不是国内第一个人类性学硕士?
彭晓辉:性学硕士这个说法不准确。应该是第一个研究人类性学方向的研究生,但她拿到的还是理学硕士的学位。因为国内没这个专业,没有性学硕士的授予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还没有性学硕士,除非它(性学)成了独立的学科。
齐鲁晚报:国外有吧?
彭晓辉:跟物理化学一样,国外性学早就成了独立的学科,但现在是只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本科阶段还没有设学位。
齐鲁晚报:目前国内高校有跟你一样做性学研究的人吗?
彭晓辉:像我这样系统地、长时间地研究的很少,也没有学科建制和学术梯队。即使我的学生,她的研究方向是人类性学,但授予的学位却是理学硕士。因为我本身在生物专业,在动物学下设了一个研究方向“人类性学”。没有办法,二十年前我确定(性学)方向以后,就不做动物学的研究了,但是我的人事编制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工作。
“性的根本问题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
齐鲁晚报:前段时间,一名上海的人大代表提出“贞操是女孩给婆家最贵重的嫁妆”,引起网上热议。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彭晓辉:她的出发点是好的,我相信她有责任心。但她有没有想过,这个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对她的价值观,我其实是坚决反对的,这是封建的贞操观。如果以封建的贞操观来指导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的倒退,是对女性的压迫,是在彰显男权主义。这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就被批得体无完肤了。她是在拿一种貌似道德的道德说教,仅此而已,对社会进步丝毫没有推动作用。
齐鲁晚报:但她的出发点是看不惯青少年和大学生在性方面的随便和轻浮。这也是很多家长所担忧的。
彭晓辉:这说明社会的反性文化积淀太深,他们是封建文化的毒害者。现在是成年人在掌管这个社会,但至少在性学领域,他们是性盲。
齐鲁晚报:你认为未成年人的性早熟该怎么办?
彭晓辉:未成年人的性早熟是自然生理的发展趋势,随着营养结构的改善,环境中的类激素物质增加,还有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没法改变,但有办法控制性信息规范、系统地传播。堵是堵不住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疏。
齐鲁晚报:傍大款,当小三,减肥致死,被认为是女性教育的缺失,最近广东要试点对中小学女生进行女性教育。你怎么看?
彭晓辉:这只是表面。往深层考虑,为什么现代女性只是依附者?我创造了一个“性资源 (sexresource)”的概念。每一个人都在分层次的社会结构中作为一个性资源存在,是被配置的。而性资源的配置是不公平的,倾向于权贵阶层的。权贵阶层优先获得性资源,甚至是多占有性资源,于是总有一部分人的被剥夺。
齐鲁晚报:被剥夺的后果是什么?
彭晓辉:挤压效应导致社会底层非常反性,他不反,被剥夺得更多。而权贵阶层表面上也要反性,不然他会被社会反对。只要有贫富差距的社会就一定存在(反性)。女人之所以总是依附着男人,是因为社会财富和配置权主要被男人掌管着。所以才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齐鲁晚报:那应该怎样进行女性教育?
彭晓辉:女性要自尊自爱,根本是要降低贫富差距。在教育理念上,要强烈主张男女平等,而不仅仅是要女性自尊自爱。应该教育男性们如何关爱女人,教育权贵们如何贡献和反馈社会。
什么时候主席台上男女各一半,在社会资源上女性有和男性平等的配置权,女性自尊自爱的问题就解决了。
齐鲁晚报:你好像不是从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彭晓辉:对。性的根本问题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实质是资源配置格局。根本是要男女平等,消除贫富差距,不然单靠女性教育是达不到目的的。
齐鲁晚报:你的“性资源”理论,是不是也能用来分析现在一夜情和剩男剩女增多的现象?
彭晓辉:对。理论上讲,一夫一妻制下,性资源其实不可能无限增长,因为它是排他的。但是社会有人利用所掌握的生产生活资源过多占有了性资源,必然要损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挤压效应导致一部分人的性资源被剥夺,所以剩男一定在下层。
齐鲁晚报:但有大批优质的剩女,她们并不在社会下层。
彭晓辉:她们是一种逆反,一种反叛。她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生活资料,在生活上可以自立,不愿意屈就。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