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郝老太 日前,本报网接到石家庄市高新区大西帐村村民反映:该村一名八旬老人清晨返回家时遭到阻拦,被关门外整整一天,直到当天23时许才在村民的干预下回到家里。此事引起附近村民近百人的围观,并由辖区派出所出面协调,才暂时平息。村民对此事非常气愤,希望有人能给老人讨个公道。
村民讲述:八旬老人雨夜无家可归
9月21日,记者前往大西帐村走访调查。
据附近村民讲述,9月20日,80岁的郝老太被家人拒之门外。当日天气很冷,郝老太年事已高,并且在两个月前动过直肠癌手术,身体没有完全恢复。邻居们不忍,都送来被褥给老人取暖,并劝说其家人准许老人返家,但遭到拒绝。老人就这样裹着被子在家门口待了一天。其间老人的亲友及村委会成员均出面调解,但都没有能成功。
天气阴冷,村民们实在是不忍心看着老人在外面淋雨,便请来了附近的派出所民警,协助调解。最后,郝老太在气愤的村民帮助下砸开门锁,才进了家门。
“他们这家人太不像话了,老太太都八十多了,又刚出院,我们这些人都看着心疼,他们竟然锁门暴不让老人进家。”村民纷纷说。
还有村民称,“后来还起了纠纷,要不是人们拦着,老太太可能就被打伤了,幸亏派出所民警早已经赶来。”村民七嘴八舌地说。
村委会:老人有4名儿女,赡养问题曾闹上法庭
9月21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村民带领下来到大西帐村村民委员会。
记者首先向村主任了解情况,该村主任表示不清楚情况,并告诉记者此事一直由村委会的调解员负责处理。
随后,记者经多方联系找到了村委会调解员孙国平。孙国平调解员告诉记者,9月20日上午10时左右,郝老太的弟妹到村民委员会向调解员讲述了此事,调解员立即赶到郝老太的家门口。调解员再三劝说郝老太的儿媳妇,希望她先把老人接进家里,有事情到家再处理,可郝老太的儿媳妇一直以“没拿钥匙”为由拒绝。孙国平调解员还告诉记者:“王文清兄弟姐妹四个,对有关赡养老人的问题,我们已经调解了很多次,都调解不通。今年春天,他们一家还为这事闹上了法庭。”
家庭纠纷殃及老人 老无所养
随后,记者联系到老人的两个女儿,谈及此事,两人泣不成声。据两位女儿讲,这件家务事的起因由来已久。主要是因为老人有两处宅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分家的时候,村南的宅地分给了大儿子,大儿子在此处盖了三间房;老宅共有五间房,其中三间分给了小儿子用于结婚,另外两间归郝老太所有。
分家后,郝老太就一直和小儿子住在一起,一晃20年过去。直到2009年2月,小儿子要翻修房子,便劝说老人去大儿子家住,并承诺房子翻修完毕会再把她接回来。可是,房子在2009年七八月份完工,小儿子一家也在年底入住,但就是迟迟不把老人接回家。郝老太一直认为小儿子那里才是自己的家,心里也一直惦记着想回去。村委会调解员出面调解过很多次,小儿子都拒绝把老人接回家。
于是,今年春,郝老太以小儿子不尽赡养义务为由,一纸诉状将小儿子王文清告上法庭。开发区法院依法审理后作出判决:两个儿子一人赡养半年,并每人一个月给老人支付200元的赡养费。郝老太的大儿子服从了判决,小儿子却不服判决,向中院上诉。郝老太的女儿说:“他说老人已经在他家住了20年了,应该在其他三个子女家住满20年再去他家。”关于家庭纠纷的这些琐碎细节,记者与在场的老人的小儿媳核实,小儿媳称一概不清楚。
在记者面前 老人沉默无语
最后,记者跟随大儿子王敏子来到王文清家,看望卧病在床的郝老太。郝老太住的小屋离门不远,大概有十几平米。屋内陈设十分简陋,唯一的家具是一个旧桌子一条旧长凳和老人睡觉的床。小屋里,床上两位老大娘满面愁容,眼挂泪痕。询问得知,其中一名便是郝老太,较年轻者为郝老太在此居住时的老邻居,得知其已经回家,特来看望。
得知记者来意,老人的小儿媳屡次打断记者的提问,并对记者关于“20日阻止郝老太回家”的提问一概称不知情。
随后,周围邻居闻讯而来,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被老人的小儿媳一一反驳。小小的屋子里面顿时炸开了锅。喧闹中,记者在郝老太耳边小声询问,她之前跟随小儿子住了二十多年,他们对老太是否孝顺,老太缓缓扭过头,沉默不语。
记者临走时,郝老太的小儿媳让在外发货的丈夫跟记者通了电话,据老人的小儿子王文清说,他与三个哥哥姐姐已经达成和解,日后与大哥轮流赡养老人,每家一个星期。这一说法,老大王敏子予以否认,并称这一和解内容并不合理,应严格按照法院的判决赡养老人。
郝老太的小儿媳一直追到村口,向记者讲述其“委屈”,称其他几名子女这么“折腾”,是为了前段时间征用耕地的补偿款,为此他们还起过冲突,她的丈夫被打受伤。而她对将老人拒之门外的事情,仍坚持称不知情。
到记者发稿时,郝老太的女儿告诉记者称,郝老太其余几名儿女确因征地补偿款问题与小儿子起过冲突,但这只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与赡养老人的问题无关。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