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我在微博里面写下了这样的话语:“东京的出租车,里面总是开着空调;北京的出租车,好像开空调的很少;东京的出租车,里面没有守护司机的栏杆,北京的出租车,里面好像都装了反恐的栏杆;东京的出租车,下车后人走自动关门;北京的出租车,下车后要客人用手把门关上。除此之外,东京的出租车与北京的出租车还有什么不同呢?”
没有想到,博友们对这条微博进行了热烈的回应。当然,有人开了玩笑,说“东京的出租车收日元,北京的出租车收 RMB”,有人立即跟贴说“东京的出租车司机说日语,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说中文”。看到这里,我想起在东京出租车上面,碰见过妻子是中国上海人的司机,他非常友好地对我说:“中国真了不起,中国人也非常了不起,我就喜欢听中国老婆的话”;碰见过曾经在台湾学过中文的司机,僵硬地用中文对我说,他会“一点点”中文;碰见过看见我和客人在车上用中文聊天感到非常不愉快的司机,突然把车开得像扭秧歌步一样,当我用日语对他大喊一声:“把车开到警察署去”,他好像老鼠见猫一样老实起来;碰见过在车上问我北京话和上海话有什么不同的司机。这些,也反映出东京出租车司机的一些“国际观”或者是“中国观”吧。
来自中日两国的博友们还有各式各样的回答。含章・张说:“东京的出租车都有卫星定位GPS导航,北京的出租车无一辆装有此设备。东京出租车上车前也可自动开门,北京的出租车则要自己手动开门。”这个,应该算是东京出租车与北京出租车在技术含量上的差别吧。当然,技术含量上的差别,肯定对乘客就会有影响。九楼一号说:“东京的出租车一般都有导航系统,北京的出租车基本上都没有,司机不认路了就靠乘客自己了。”这种状况我也遇到过:首先像一种知识考试,其次像一种斗智,这个时候的北京出租车司机最喜欢听一句:“你看着怎么顺当怎么走吧”,“猫腻”也就常常从这个时候产生……
博友Minyu说:“东京出租车司机上来就让你坐后面,北京出租车司机不管你愿意坐哪儿就坐哪儿;东京出租车司机和你说话客客气气,礼貌但不亲切,北京出租车司机不管你是权贵还是平民,高谈阔论不把你当外人;虽然我在日本也经常坐出租车,可我还是爱大北京,也爱北京的哥(^_^)。”这个,让我深有同感。坐上北京出租车,就是:亲!
博友灰太狼说:“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会问你去哪儿?有的地儿他觉得不合适,就会委婉地拒载。东京的出租车司机不会有这种现象。” 小小猴子则问:“北京的出租车挑活儿,不知道东京的是不是也这样?” 他还说,“在北京打车也是需要技巧的,否则很可能一堆车在那里等活,可你却打不到车……”这个,应该说的是“拒载”的事情。要承认,我在东京的确没有碰到过这样“拒载”的事情。有的时候,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采访,从城轨电车下来后为了节约时间找路方便,我就打车,没有想到上车后几百米就到了,但从来没有碰到过“拒载”的司机。在首都机场,我不知道多少次碰上过这样的司机:我说去朝阳门,他立刻满脸的不高兴,然后让我帮助他跟机场出租汽车管理员说假话,就说住在望京小区。据说,这样一来,他把出租车很快开回来后就不需要重新排队“趴活”了。
还有这样的回应。博友工程师说:“北京出租车驾驶员大叔居多,东京出租车都是老爷爷……” Clivia君说:“东京的出租车价格贵,北京的出租车价格便宜……” 风澈晚夕说:“坐东京的出租车你是爷,说咋走咋走,坐北京的出租车他是爷,说,那就这么走吧……”这些,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比较。
仔细想一想,东京出租车与北京出租车应该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东京出租车上是禁烟的,北京出租车上有时候可以打开窗户抽一袋的;东京出租车很少有把车窗降下来的,北京出租车则可以把车窗降下来看街头风景,很是惬意;东京出租车上曾经发现过司机被美国基地大兵捅死的事件,在北京出租车上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东京出租车起步价710日元,约合人民币54元,北京出租车起步价10元人民币,约合日币120日元;据“日本出租车协会联盟”东京分会统计,东京出租车司机平均每年能够挣到340万日元,约合24万元人民币,比日本所有工人的平均工资低38.8%,北京出租车据说每月要交4000多元人民币的“份子钱”,具体收入我就搞不清楚了;东京出租车据说有5万多辆,北京出租车有6.7万辆;韩国导演拍了一部电影故事片,叫做《东京出租车》;北京自己拍了一部纪录片,叫做《北京出租车》……
如今,中国与日本在GDP上已经更换“座次”了。我想,比较了东京出租车和北京出租车的不同后,我们就会知道中日两国需要换座次的应该不仅仅是GDP。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