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九成儿童遭受暴力 广东辟蹊径试点“儿童权益代言人”

www.sinoca.com 2008-12-02  羊城晚报网络版


●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以及忽略与漠视●广东辟蹊径试点“儿童权益代言人”并引入乡村社工

11月19日是“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从19日开始,广东全省各地市妇联举行了“反对对儿童的暴力”的系列宣传活动。广东省妇联儿童部日前发布了一组首次公开的调查数据,这份由广东省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基线调研小组作出的调查显示,在广东,被调查儿童中有90.9% 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一种形式以上的暴力。此外,被调查的八成家长认可“暴力训儿”。

调查:九成儿童过去一年遇暴力

该项调查于2006年7 月至2007年3 月在广东佛山禅城区张槎街道大富村和东鄱村展开,这两个点也是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简称为儿基会)在广东实施“反对对儿童暴力”项目的试点单位。

结果显示,90.9% 的被调查儿童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一种形式以上的暴力。其中,遭受过来自学校教师暴力的儿童为51.1% ,来自同伴的暴力为72.7% ,来自家庭的暴力为74.2% ,来自社区的暴力为19.2%.这些暴力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以及忽略与漠视。在调查里,约33%~38% 的儿童反映,父母徒手或用工具打自己;还有约6%的儿童反映“家里有人对我耍流氓”。

调查显示,约80% 的家长有保留的同意或同意“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不能把打骂都当成暴力”,并同时向孩子灌输“打你是为你好”的思想,调查中也有约60% 的儿童对“老师和家长打表现不好的学生是为他们好,所以老师是对的” 持同意态度。

省妇联副主席周丽琼指出,暴力教育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产生暴力认同,因为孩子在被暴力伤害后,易形成“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的认知。

问题:缺乏发现和报告渠道

在现实生活里,很多儿童都正在遭受暴力困扰,其中不乏性质恶劣的事件,但谁能洞悉他们的状况?

在大富村和东鄱村,社区警务室里,“家庭暴力投诉点”的牌子赫然醒目,可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这里没有接到过一宗关于家庭暴力的投诉。

与社区警务的清冷不同的是,东鄱村天后卫生站的负责人李思桃医生则直接或间接地获悉了大量的暴力信息。她说,孩子怕打针哭闹时挨父母的打那是轻的, “有的孩子上我这打针,一脱裤子,屁股、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孩子说是父母打的。”“有的孩子头上长疮,父母居然用透明胶封住,结果都化脓了!” “有的夫妻得了性病,互相指责,就打孩子发泄。”……

联合国儿基会的官员黄金霞告诉记者,西方国家大都实行强制报告制度,包括老师、医生、邻居,只要怀疑有针对儿童的暴力,都可以进行报告。在中国,很多暴力事件却被隐藏起来。专家组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当家长被问到“如果别的家庭有虐待的情况,你会去管吗?”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表示不会去管,因为 “各家有自己教育的方式”。

暨南大学医学院王声湧教授也指出,当前中国儿童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缺乏社会对家庭的支持系统,缺乏有效的家庭暴力发现与报告渠道及救助机制。

对策:广东模式积极应对挑战

广东教育学院王小棉教授呼吁成立中间机构或使用中间人,发现、报告、处理儿童在校园、社区遭遇的受虐事件。事实上,早在今年6 月份,广东省妇联儿童部就已经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在佛山大富、东鄱村的村领导为孩子们物色了一个“儿童权益代言人”———这是个兼职的工作,主要责任就是根据村里20 位儿童权益报告人、100 位儿童安全观察员上报的儿童权益受侵犯情况,进行调查、调停和处理。

该项目的负责人,省妇联儿童部的焦亚琼告诉记者,儿童权益代言人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如挪威就有独立的儿童权利监察官,但在中国,“社区(村居)儿童权益代言人”还是个新事物。省妇联新近编写了《社区儿童安全观察员/ 报告员应知应会》,希望通过培训后,有计划引入“乡村社工”,协助儿童权益代言人和他的团队成为社区儿童的保护神。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多部门救助、多学科合作、支持家庭、立足社区、着力政策倡导”的保护儿童的“广东模式”已初步形成。广东省妇联儿童部部长莫一云向记者介绍说:“广东模式”特点在于五级妇联分工明确。省妇联负责项目总体策划、管理,建立反对儿童暴力专家组,倡导政府出台儿童保护新政策;市妇联负责建立三级预防网络,宣传非暴力教育方式;区妇联负责牵头建立受虐儿童救助工作机制;镇村妇联负责在试点村建立儿童权益代言人制度,疏通发现与报告渠道。

责编:张颖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广州最牛地铁售票员”暂停上班 其同事称与座椅有关
下一篇:舌头长到胸前 该男子患先天性静脉畸形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