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学生上课要学写遗嘱 “死亡课程”进入广州高校惹争议

www.sinoca.com 2008-12-25  信息时报网络版


广州大学社科部教授胡宜安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在课堂上播放佛教葬礼片断,还打算带学生到殡仪馆去实地感知死亡。

  上月,云南昆明一中让高一年级学生集体写遗书之事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赞这是直面生死的教育,也有人忧这会诱导学生寻死。事实上,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汶川地震后出现的群体性心理创伤等都在提醒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近5年来已有75名学生自杀,仅今年已经有20名左右的学生自杀。广东高校亦已开始直面这一问题,近年来陆续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省教育厅还斥资300万元对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医进行培训。今天,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邹宇华还将对全省70多位中小学校医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培训。

  华农广药广大授课有针对性

  要写遗书、立遗嘱、撰墓志铭,还要到殡仪馆、敬老院直面死亡

  在课程中,学生们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现状、生死的内在关系、死亡心理、死亡事件、濒死体验与临终心理,自杀、安乐死与脑死亡及器官移植,死亡尊严与临终关怀、丧亲体验与弥合之道等方面的内容。下一步,学生还要到殡仪馆、敬老院、临终关怀病区等场所去实地感知、考察或实践,略窥死亡面貌。

  每个周三的晚上,广州大学文科东楼123室总是坐满了100多号人,听讲“生死学”。“要重生,又要顺死。不能舍生,也不能忘死。”人文学院的一名女生在自己的书本上写下这样的感悟。

  开课不是要美化死亡

  “自杀的人并不厌弃生命。相反,他们太热爱生命从而渴望生命,盼望扭转不利的局面,好让残缺的生命变得完全。”讲台上,广州大学社科部教授胡宜安讲述着这样的论点。这门课叫做“生死学”,是广州大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在课程中,学生们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现状、生死的内在关系、死亡心理、死亡事件、濒死体验与临终心理,自杀、安乐死与脑死亡及器官移植,死亡尊严与临终关怀、丧亲体验与弥合之道等方面的内容。

  “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现在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太差,自杀事件越来越多。”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邹宇华深有感慨地说。广东药学院今年3月份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死亡教育》选修课,并配有专门的教材《死亡教育》。《死亡教育》由广东药学院专家编写,是大陆首本面向大众的死亡教育课本。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已有5个年级共612名学生参与。

  此外,在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也开设了生死学课程。“开这个课不是要美化死亡,而是解除死亡的神秘性,赋予死亡神圣性,让他们更加珍惜生命,让他们心理更健康。”广州大学教授胡宜安说。

  写遗书立遗嘱撰墓志铭

  提到死亡,不少人都觉得毛骨悚然,谈死色变。可是这个课偏偏就得往“死”里讲,你听到的每个用语、看到的每个视频,都几乎与死亡息息相关。

  写遗书、立遗嘱、撰写墓志铭,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前来上课的学生都要做。“我们会让学生假设自己已经死亡,然后以旁观者的角度撰写自己的墓志铭。”广东药学院教授邹宇华说,具体操作上,会先让学生用5分钟冥想一下,然后再尝试写下来。

  胡宜安教授曾专门把在台湾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中一段法师立遗嘱的音频资料、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的佛教仪式的葬礼片断在生死学课堂上播放,还曾提到陆幼青和他的《死亡日记》。

  还要到殡仪馆实地感知

  广州市21中作为心理示范学校,生命教育曾以辅导课形式出现过。心理老师李艳月说,学校曾设置这样的情景:“假设在泰坦尼克号上,所有的人都即将面临死亡的威胁,你会先扔谁下去?最后留下谁?如果让你在这个时候写一封遗书,你会写什么……”。不少老师认为,模拟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死亡心理、死亡体验有初步感知,也能了解内心的真实情感。

  “正确了解什么是死,才能够更好地生”。胡宜安称,他计划下一步让学生到殡仪馆、敬老院、临终关怀病区等场所去实地感知、考察或实践,略窥死亡面貌。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职院艺术生人民公园宣誓“退出人籍”欲不买票进动物园遭拒
下一篇:深圳大学公告栏贴出如此征婚公示——“做我老婆让你当上公务员”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