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南海议题的分歧表明,光有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很难做真朋友,中新两国确实需要提升政治安全互信。中国需要考虑的是,中国追求的周边秩序可以多大程度上容纳新加坡的个性和能动性;新加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全面、理性的认识中国,并客观看待中国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作用和影响。
中新间之前有台湾问题,现在有南海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双方要找到相对适应包容对方的政策和方案。中国可以容忍新加坡在南海议题上搞搞小动作,赚赚人气,吸引些眼球,但凡事必然有个度,这个度在什么地方有待斟酌。岛叔以为,中国应有两个底线:一是新加坡不能掺和争议问题,二是新加坡不能在中美间选边站。
重新认知对方是彼此战略与政策调适的前提。不得不承认的是,中新两国针对彼此的政策很多都是建立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的,这些认知多少都有些失真或落伍了。
今天的中国,实力、经验和影响已经与3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问题还很多,中国仍需要谦虚的接受包括来自新加坡的意见和批评。新加坡还可以当“教师爷”,但需要改进方式方法。当然,如果政策的前提和假设都有问题,那就需要调整政策本身了,光有苍白的辩解是无济于事的。
无论新加坡基于何种考虑,在中美两个大国间选边站都非明智的选择,因为这将使得新加坡丧失其独特的外交地位和作用。据岛叔的观察,中国民众在南海议题上“病新加坡”久矣,中国政府为此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此次尺牍交锋之所以引发广发民众的关注和共鸣,也是因为吃瓜群众们多少对新加坡的立场有些自己的看法。
应当承认,新加坡的对外政策延续性很强,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同样如此。最大的变化是环境,大国塑造环境,小国适应环境,新加坡在南海进行的很多动作即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对于南海局势的持续紧张,新加坡既想促进缓和,又不自觉从中渔利。
对此,我们也不必忙着贴标签。毕竟,很多时候要进行细节区分,如“关注南海”和“介入南海”就很不一样。更大的方面讲,中国在新加坡“远交进攻”的安全战略中可能存在先天不利,但中国也要给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一个新的选择,即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安全选择。
光有诚意是不够的,还得有行动、有手段。现在,新加坡、美国等国的谬论是,美国主导了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秩序近70年,维持了地区的稳定和秩序。因此,美国似乎是唯一的选择。问题是,别的大国没来试过,中国正在尝试还没有结果,你们就说它不行,这怎么行?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