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军不断出手搅局南海,越来越多的外媒和国际观察家们戳破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种种“冠冕堂皇”的论调和站不住脚的指责。媒体称,在地缘经济唱主角的时代,美国却渐渐显得有些不够聪明,还在坚持走“首先掏枪,而不是钱包”的歧路。
据美国纽约(专题)时报3月31日报道,美国宙斯盾巡洋舰“钱斯洛斯维尔”号近日结束了在南海的活动,返回母港横须贺。“钱斯洛斯维尔”号在南海海域先后遭到了中国海军一艘护卫舰和一艘驱逐舰的拦截监视。双方舰只互相进行了喊话,纽约时报称,这是“危险的寒暄”。图为在南海被监视的美舰。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句话用来形容上窜下跳忙着“搅局”南海的美国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近期在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关注里,日趋复杂的南海局势一直占据着“重头戏”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外媒和国际观察家们戳破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种种“冠冕堂皇”的论调和站不住脚的指责。有的分析指出,美国对华战略存在“失误”,过于重视军事无疑走偏了道路。美国国内也有舆论认为,军方是在故意渲染放大所谓中国在南海造成的威胁。有的观点认为,美国在南海议题上混淆概念,不过是试图利用它推动自身“重返亚太”的战略,并进一步维持地区霸权。为帮助读者廓清迷雾,本报梳理了相关的国际舆论,并前后篇予以介绍。
【煽风点火:不过是服务自身战略】
在地缘经济唱主角的时代,国家之间越来越频繁地通过经济手段展开地缘政治和国家权力的角逐。然而在这一点上,美国却渐渐显得有些不够聪明,还在坚持走“首先掏枪,而不是钱包”的歧路。
近期,中美关系因美军舰机多次抵近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空域受到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美方作出有关澄清,表明美方意识到有关事件的严重性和敏感性,不希望因南海问题与中方彻底闹僵。另外,中国外交部也表明中方的严正立场。图为美军两架B-52轰炸机闯入南海。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刊文称,奥巴马政府从未明确承认过由美国主导的亚洲秩序面临中国的严峻挑战,因此也从未清晰解释过其应对这种挑战的战略。但事实上,大家都明白这种战略是什么,就是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野心”的担忧建立一个同盟,并通过外交途径共同迫使中国放弃挑战由美国主导的亚洲秩序。
对南海的战略尤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虽然中国在南海的人造岛并不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但美国却在南海花费巨资投入不必要的纠葛中。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近日报道称,美国副国务卿布林肯上周在国会作证时还在强调,“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的政策帮助该地区走上了更为积极的轨道”。这位高级外交官表示,美国正在确保军力的绝对优势以对抗中国在南海的军备扩张,而且“这种优势不会很快受到挑战”。
这也恰好说明了一件事,即美国在南海不断地“煽风点火”不过是为自己“重返亚太”的战略服务罢了。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本来一直秉持“不介入”方针。但在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时任国务卿希拉里(专题)于2010年7月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高调谈论南海的“航行自由”,称其中涉及美国“国家利益”。由此,南海岛礁争端与“航行自由”就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总也出不腻的牌。
事实上,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是美国自己设立的标准,其实是对其他沿海主权国家安全的严重挑衅。与1996年就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中国不同,美国至今未加入该公约。1983年里根总统在解释“美国海洋政策”时就表示,美国将遵守公约中其他国家的通航权和飞越领空权,只要这些国家尊重国际法赋予美国的权利和自由。“美国希望根据这一海洋政策在全世界行使通航权和飞越领空权而不承认限制这些权利的单方面措施。”德国柏林科学和政治基金会杂志刊文称。
目前南海局势紧张,美国用“航行自由”为其介入南海问题寻找“法律支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文称,尽管美国官员一再声称他们有权保护南海的“航行自由”,但过去几十年来,南海的民事和商业航行自由实际上从未受到过中国军队的刻意阻挠。可能受到限制的其实是美国在南海的军事“航行自由”。但这一点却被美国混淆,美国不断指责中国对“航行自由”构成想象中的威胁,从而为自己在南海的军事行动争取国际支持。
“亚太地区的矛盾升级是美国政策使然。”俄罗斯《独立报》刊文称,美国的目的是要建立不断扰乱地区国家的策源地,为五角大楼额外申请数十亿美元的军事预算以及进一步加强本国海军建设提供合理的借口。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