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传承扬弃,须用战斗力这把硬标尺来检验
记者:陆军部队历史积淀厚重,传统底蕴深厚,战区陆军起步开局就面临传统赓续问题,请您谈一谈在新体制新形势下怎样传承好部队的光荣传统?
廖可铎:优良传统是我军最大的精神财富、最可宝贵的传家法宝。丢掉好传统,对军队来讲就是自毁长城,对军人而言就是自断经脉。传统作为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事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传统的实现形式不尽相同。传承传统,实质上是传承“传统的精神内核+符合时代要求的实现形式”。这其中就会有一个甄别、扬弃的问题,根本检验标尺是战斗力标准。不能抱定一些与时代“拧着劲”、与战斗力建设“拧着劲”的老做法老套路,还认为是传承了宝贵传统,延续了光荣历史。
比如,养猪种菜的传统,这是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物资匮乏时期,部队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好做法,在当时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目前“皇粮”已能满足官兵吃饱吃好,再大搞养猪种菜,甚至作为一项政绩、一个景观来抓,就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军人心思精力应当最大限度聚焦在备战强能上。战区陆军党委提出,少种菜直至不种菜,房前屋后不再“种瓜点豆”,而是将菜地改成训练场,逐步实现基础训练不出营区、班组训练依托营区、体能训练房前屋后的目标。这才是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传统的最好传承。
用战斗力标准卡,对部队传统做法进行扬弃过滤,战区陆军先后提出“把队列动作赶出训练场”“不搞表面好看但打仗不管用的尖子比武”等一系列练兵备战措施,带动部队形成“重新审视传统、创造性继承传统”的热潮。
简约务实,是新体制下实现“减员增效”的不二选择
记者:战区陆军与原军区比,部队员额没减多少,机关却大幅瘦身,“小机关、大部队”,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和指导效益,确保新体制顺畅高效运转?
廖可铎:减员必定倒逼增效,这也是改革的一个重要初衷。沿用原军区的那种运行模式和指导方式已难以为继,就是每晚灯火通明,工作也干不完。战争年代,所有工作都围绕打仗谋划展开,工作怎么简洁怎么来,怎么有效怎么干。战区陆军党委先后三次向全体官兵推荐68年前的一篇公文(为十三纵一○九团授予 “济南第二团”的请示电),全文含标点符号仅59个字,这篇普通的战时公文,放到今天就是改文风的典范。
平时再忙还能比打仗的时候更急更忙?倡导简约务实之风,是立竿见影解决“减员增效”问题的正确途径和不二选择。简约务实,是依法治军理念和正确政绩观相结合的产物。要砍掉“旁枝斜干”,坚决不干那些游离中心、远离官兵、偏离实际的事。注重化繁为简,从改进会风、文风、话风和行事风格做起,彻底与形式主义、假大空虚、繁文缛节那一套决裂。坚持统放结合,“统”就是从严控制各类文电通知、调研检查,从源头统住“五多”;“放”则是要理清各级的权责界面,坚持按级负责、还权基层,一级办好一级的事。突出精准抓建,扭住效能这个核心,精确这个导向、过程控制这个关键,做到精准谋划、精准规划、精准部署、精准落实、精准检验,切实防止和克服粗放式、概略化的工作方式。
为真打实备者松绑鼓劲,关键在于创新容错机制
记者:部队有种说法,叫“年初出事白干一年,年底出事一年白干”,请您谈一谈怎样处理好抓训练与抓安全的关系?
廖可铎:军事训练本身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活动,而且越贴近实战、难度强度越大,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大。即便如此,作为军人还是要敢于“危也施训” “险也练兵”,还是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打赢付出代价,这是军事职业的特点。特别是部队千里机动、野外驻训,不倡导“人不掉皮、车不掉漆” 的消极安全观。如果那些敢于豁出去、敢于担风险抓实战化训练的人,因为一次失误失常就毁掉前程,势必寒了思战钻战者的心,令“消极保安全”盛行。就是要确立思战者留、钻战者用、胜战者上的用人导向,鼓励成功、宽容失败。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抓两手”:一手抓科学组织,最大限度避免训练事故发生;一手抓训练事故认定机制的建立,发生训练事故,要认真查找原因,重在改进提高,一般不应影响单位评先和个人进步。只有层层扛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为部队训练减压松绑,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顽症痼疾才能够得以根治。这需要智慧和办法,更需要勇气和担当。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