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中国潜艇遭外军全方位监视 急速下潜险些艇毁人亡

www.sinoca.com 2015-11-30  解放军报


  近年来,海军某潜艇支队担负的演训任务日益增多,使用武器装备频率高、强度大。潜艇部队面临着特殊艰苦环境,海上长航、日常训练时,艇内空间封闭狭小,容易使个别官兵产生心理波动,影响到工作状态和质量。临近年底,很多部队即将出海执行重要演训任务,为激励“一线战斗堡垒”和党员骨干率先垂范发挥先进作用,凝聚军心士气,培树“深海铁拳”精神,支队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何占良结合工作实际,为官兵上了一堂题为“信仰之光照亮深海大洋”的党课。下面是这堂党课的主要内容摘登。

  讲课之前,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支队372潜艇,看艇上官兵是如何面对那次实战化紧急拉动和战备远航训练中突遇的重大险情——

  那一次,372潜艇在大洋寂静潜行时,突遇“掉深”。大家都清楚,海水因密度不同会造成“水下断崖”现象,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入低密度区域,浮力顿减,如同疾驶的汽车掉下悬崖,专业上称之为“掉深”。潜艇“掉深”是世界海军的噩梦,曾有多国潜艇因此沉没。

  转瞬间,372潜艇急速下沉,已逼近潜深极限。同时,更大的危险接踵而至:潜艇承受的水压陡然增大,主机舱一根管道破裂,海水急速喷入舱室……千钧一发!命悬一线!全艇官兵临危不乱,团结协作,沉着冷静,靠着特别过硬的军事素质、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奋力排险,终于使潜艇成功上浮,避免了一起艇毁人亡的重大灾难。

  险情排除后,372潜艇临时党委专门召开会议,毅然决定不返航回港,而是带伤继续远航,直至圆满完成任务。这一壮举,创造了我军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漆黑深海没有一丝光亮,潜艇官兵几乎时刻与危机相伴,是什么让大家意志坚定信念如磐?是什么让大家不惧生死义无反顾?作为险情的亲历者,我多次与艇上党员交流思想,大家都表达出一个共同想法,我们肩上有党和人民交给的重担,风险再大、条件再苦、任务再重,我们也不会畏惧。可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正是每名党员心中的灯塔。

  咱们潜艇兵是高风险职业,有人称操纵潜艇是“在刀尖上跳集体舞”,一个情况处置不当,一个动作不协调,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但“怕险不当潜艇兵”,支队成立50多年来,从来都是义无反顾闻令而行,从来都是不惧艰险敢于牺牲。

  全军优秀指挥军官、支队教练艇长曾栋良在潜艇里摸爬滚打20多年,累计出海2000多天、水下航程5万多海里。老艇长在一次远航总结中写到:战争年代,听党指挥往往与流血牺牲相伴;和平时期,直面生死依然是对军人的现实考验。潜艇部队执行任务往往“上有敌情、下有特情”,需要具备坚如磐石的信念、直面生死的胆魄、敢打敢拼的作风……

  这种深刻认识是在真刀实枪考验中铸就的。那次执行任务,曾栋良指挥潜艇在某海域与不明国籍反潜机和海洋监视船遭遇。面对对手强大的反潜阵势,曾栋良临危不惧,准确判断对方的战术意图,深潜、悬停……经过数小时斗智斗勇,潜艇成功突破封锁,继续驰骋大洋执行战备巡逻。

  军队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对党绝对忠诚,首要的是担负好党交给的任务,把责任和压力化作动力,在险局危局中磨砺能打胜仗的真本事。

  一级军士长、鱼雷技师廖勇被官兵誉为“雷神”。有人开玩笑说,这位与潜艇打了28年交道的老党员抱着鱼雷睡觉的时间比抱媳妇的时间还长。一次水下实弹发射过程中,鱼雷卡管,巨大的高压气流推着鱼雷在发射管里发出恐怖而刺耳的尖叫声。廖勇置生死于度外,一边检查机械设备,一边细听发射管内的异响,准确判断出鱼雷卡管部位和原因,最终通过手动发射鱼雷成功排除了这次风险。

  “没有本职岗位上的千锤百炼,就不会具备临危不惧的胆气和本领。”廖勇说,真正的党性,体现在行动中,体现在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中。

  当前,支队担负的任务日趋繁重,许多临近服役年限的装备处于故障多发期。面对险情敌情,我们始终要把能打仗、打胜仗当做锤炼党性的火热熔炉,主动接受锻造去除杂质,使每完成一次训练、每执行一项任务,党性修养就得到一次淬火和磨炼。像372潜艇官兵那样,用信仰之光照亮深海大洋,继承发扬“特别讲忠诚、特别敢担当、特别有血性、特别能打仗”的精神,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做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深海铁拳”。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印度空军参谋长称不应把中国当敌手 外交部回应
下一篇:百名新兵在严寒中训练 全身结“冰铠甲”(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