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正步分化自德式正步,而朝鲜正步分化自俄式正步
随着普鲁士击败法国成为世界头号陆军强国,普鲁士的军事文化思想开始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强、传播最广的一套体系。沙皇时代的俄罗斯在欧洲诸国中第一个引入了德国正步,但是在后来的阅兵中动作形式逐渐演化,取消了挥动双臂和胳膊自然弯曲的动作,而代以双臂向下伸直、紧贴裤缝。后来的苏联、以及解体后的新俄罗斯,都基本延续了这一动作传统。
图:俄罗斯阅兵
在社会主义正营国家中,朝鲜的正步是直接继承自苏联军事体系的,而中国的正步来历就比较复杂一些。抗战前,国民党与德国政府合作,陆军引入了原版德味的教官、训练和装备,正式引入了德式正步。
但国民党海军当时接受的还是英式训练,走的是英式正步。德式正步上身和腿部都要绷直,手臂自然弯曲;而英式正步膝盖要求自然弯曲,手臂则要绷直、前后挥舞达到180度。此外国民党陆军德式正步的速度是每分钟120步,而海军英式正步是114步。
图:英式正步
后来1949年的建国大阅兵上,因为无法协调这种动作差异,最后不得不选择了所有方阵齐步走通过天安门的方案。这也是新中国唯一一次没有正步的天安门大阅兵。现在解放军的正步,是在德式正步的基础上,降低了踢腿高度(45度)和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以减弱正步难度的同时,强化了手臂挥舞的幅度以弥补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压迫力损失。中国的一些周边国家,比如越南、缅甸等国,也采用了中式正步。
三:步频高、重心移动快使朝鲜正步不庄重、喜感浓厚
步频的高低——或者说节奏的快慢,对人的观感有着极大的影响。比如中国现在普遍使用的哀乐,一旦加快频率以原来的两倍速度播放,顿时就全无悲哀的感觉——这一点在电影《大腕》里展示的非常清楚。
正步中有一个例外,就是守卫陵墓和纪念地的仪仗卫兵所采用的正步形式。在献花等重要仪式时,他们的踢腿常常会幅度大一些,以弥补双手扶持花篮不能挥舞的动作幅度损失;而步频放得更缓慢,以表达庄重、肃穆的含义,并与现场的军乐节奏相匹配。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