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方是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高堡奇人》电视剧中的地图
《高堡奇人》剧照
《高堡奇人》剧照
(本人首先郑重起誓,我坚定地反对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反感新纳粹分子与日本极右翼分子。好了,现在可以谈正事了。)
最近,雄心勃勃涉足影视剧行业的美国在线购物网站亚马逊公司,推出了一部神剧《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本剧先导集第一分钟内的画面,就惊呆了许多观众,因为美利坚合众国被瓜分成了三个部分,东部是“大纳粹帝国”(GREAT NAZI REICH),西部是“日属太平洋合众国”(JAPANESE PACIFIC STATES),东西部之间则被称为“中立区”(NEUTRAL ZONE)。
由于本剧目前只在1月15日推出了一集61分钟的先导集,目前很难判断故事的走向,但从已知情节推断,这将会是一部“谍战剧”,涉及美国抵抗运动人士、日德两国内的反战进步人士、日本好战分子、德国好战分子等,他们之间一系列“无间道”行动将会推动剧情的发展。
剧中还有一个背景是,希特勒得了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大限将至,纳粹内二三号人物戈培尔、希姆莱等人蠢蠢欲动,想要在继任元首后用原子弹毁灭日本,而此时日本皇太子夫妇即将“巡幸日属太平洋合众国”。这样一个设定,像不像“一战”爆发的导火索?此外,隆美尔还活着,日德两国的反战进步人士盼望着他能掌权。
关于电视剧部分,再提一处,由于美国已被日德瓜分,东部的纽约街头你看不到犹太人,而在西部的旧金山,机场叫做“裕仁机场”(HIROHITO AIRPORT),“灰狗”长途汽车站则被写作“帝国驿”(TEIKOKU STATION),街头全都是日本汉字招牌。美国影视工作者为了“还原”电视剧中的历史,还是蛮拼的。
介绍到此,笔者将向各位推荐一位“大神”,他叫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美国科幻小说大师,电视剧改编自其同名作品,这本书在1962年出版后,就被许多科幻迷誉为“神作”,该书在1963年获得科幻界奥斯卡奖之称的雨果奖。
小说《高堡奇人》有着比现在看到的电视剧更庞大的世界观: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被意大利裔美国人纪尤瑟普·赞加拉(Giuseppe Zangara)行刺身亡,美国就此一蹶不振,没有了“罗斯福新政”,该国始终无法走出大萧条的泥潭。(请注意,历史上赞加拉的确曾在1933年行刺过罗斯福未果,当年就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罗斯福遇刺不仅对美国国内政治经济产生巨大变故,也影响到了外交层面,“一战”后美国盛行“孤立主义”,而正是罗斯福通过各种行政手段绕开“孤立主义”的国会,给予“二战”中的英国和苏联许多物资援助,可因为罗斯福在小说里已经身亡,美国没有办法援助英苏等国了。
于是到了1941年,纳粹德国战胜了苏联及大部分东欧国家,日本则在“偷袭珍珠港”之后,没有遇到“中途岛之战”这样的惨败,于是美国也战败了。
小说里,“二战”从1939年一直打到了1947年。最终以德日两个轴心国的获胜宣告结束(此时,意大利地位已下降,基本成为德国附庸,但仍属战胜国阵营)。就像“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一样,地球的大陆与海洋也被轴心国瓜分了。
但小说作者迪克还要给读者一个更大的悲剧,他生活的年代正值美苏争霸,冷战风云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核战争似乎一触即发。而在小说中,日德这两个轴心国盟友,在“二战”后也翻脸了,它们也打起了冷战,也在大肆发展核武器。
有人问我,那书的结尾谁赢了?
对于成功的科幻小说而言,你是看不到结局的,因为他们是开放式的,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日德差不多已经开打“星球大战”,要知道在现实中,直到19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时期,才推出了蛊惑苏联人的“星球大战”,而且与现实中的纸上谈兵不同,1962年出版的小说里,纳粹德国都已经在火星殖民了。
几年前,当美国科幻迷听说有人要改编《高堡奇人》成影视剧,他们中的许多人的反应不是期待,而是愤怒,认为任何的改编都是对原作的亵渎。这种感受,大概类似中国“三体”迷听到原著要被拍成电影的那一刻的感受是一样的。人们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么宏大的宇宙观,能展现出来吗?
201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其实就想到要把小说改编成4集电视剧。但各位都是知道的,BBC经费是有限的,该计划就此搁置。随后到了2013年,美国科幻频道(Syfy)又传出改编小说的计划,不过此事仍不了了之。
然后,土豪出现了。Netflix因《纸牌屋》等剧的热播,颠覆了整个美国影视剧播放产业,这引得同样想在在线流媒体播放市场分一杯羹的亚马逊公司羡慕不已。除了请来伍迪·艾伦,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上的那些名作,自然也是该公司进军影视剧产业的筹码。套用中国互联网巨头常说的那句话,“我们就是要打造 明星IP 的全产业链。”
事实上,亚马逊很鸡贼,就拍了一集《高堡奇人》,并且声明,“不确定还要不要拍下去”。意思是,如果小说粉丝极力反对,该公司会就此作罢。
内中原因还因为,该剧制片莱德利·司各特(Ridley Scott)在小说粉丝的心目中形象“狼藉”,此君就是2010年BBC找来的导演,而英国人找到他的原因是他曾改编过迪克的另一本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电影改名叫《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在1982年上映时票房不佳。中肯地说,1980年代数码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漫威”公司就曾对好莱坞当时改编的《钢铁侠》嗤之以鼻。
目前看,《高堡奇人》电视剧应该能够继续拍下去,因为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肯定,但里面有多少是“原著党”就很难统计了。
在小说中,历史与真实都是重新解构的。书中除了主线故事中的世界观,还有故事中的故事的世界观,还有故事中故事的故事的世界观,他们之间是相互矛盾的,比如在一个故事里,冷战对立的国家不是美国和苏联,也不是日本和德国,而是美国与英国。同样的,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历史观也是在多个平行世界中扭曲的,在主线故事里,美国是战败国,而在那盘被查封的胶片中,则记录着美国向广岛投放原子弹、硫磺岛美军士兵撑起国旗的画面。
在我看来,此次电视剧的成功首先在于化繁为简,针对美国市场,直接从美国在“二战”中被打败了开始拍起。这可以拉近许多观众的心理距离。其次,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电视剧先导集不仅留下许多悬念,还传递出一个信息——即便美国被打败了,国家被帝国主义蹂躏(这多少听上去有点怪),但美国人民仍将誓死抵抗,因为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只是正义来得早或晚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虽是一部有点出格的电视剧,但它仍可算作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之作。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