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6月21日在要闻2版刊文《南海区域气象设施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文章称面对南海海上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不断发展的需求,南海海洋气象设施仍显不足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提升南海气象观测能力刻不容缓。
卫星高清直击:中国南沙美济礁与渚碧礁接近完工。
【编者按】
人民日报6月21日在要闻2版刊文《南海区域气象设施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文章称南海区域已初步具备对关键天气气候要素的观测和服务保障能力,但面对南海海上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不断发展的需求,南海海洋气象设施仍显不足,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开展在南海区域的气象观测设施建设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称,南海西沙永兴岛、南沙永暑礁气象站已经承担了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数据交换任务。丁一汇院士曾是“南海季风试验”项目负责人,这个从1994年开始筹备的项目,是首次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和主持的大气与海洋综合观测试验。当时,美国、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科学家都参加了试验和研究。
记者近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目前,我国南海区域已逐步建立多种观测设备、手段相结合的气象观测网络,初步具备对我国南海区域关键天气气候要素的观测和服务保障能力。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南海区域是北半球天气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该区域海洋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防御台风等气象灾害,保障渔业、交通安全责任重大。中国还承担了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的为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XI—印度洋责任区(包括南海区域)提供海洋气象情报的国际义务。
资料图:南海永暑礁已吹填完成。
过去66年(1949—2014年)的气象数据表明,影响南海区域的台风共有659个,平均每年约有10个台风影响南海。南海区域作为台风、暴雨、强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高发区,一直是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的重点区域。
据了解,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逐步在南海区域建立了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探测、天气雷达探测等多种观测业务,其中西沙永兴岛、南沙永暑礁气象站承担了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数据交换任务。1987年,UNESCO政府间海洋委员会第14次会议决定由中国政府在南沙群岛建立第74号海洋观测站。近年来,根据防灾减灾和气象保障服务需要,在西沙和南沙部分岛屿建成了数十套自动气象站、雷电监测站,更新改造了原建站点气象设施,提供了更加完整、质量更高的气象观测资料。
目前,气象部门已开展南海区域精细化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及时向6000多艘船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先后建成两个海洋气象广播电台,每天播报预报预警信息10余次,遇有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会增加广播时次,可为整个南海区域渔业生产及海上作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南海海上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海洋气象服务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南海海洋气象设施仍显不足,大片海区气象观测几乎是空白,亟待进一步加强气象设施建设。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开展在南海区域的气象观测设施建设工作,通过构建岸基、海基、空基、天基一体化的南海海洋气象观测和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海洋气象保障能力,为航行、搜救提供更好的服务,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更好地履行国际义务。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提升南海气象观测能力刻不容缓
南海台风、暴雨、强风、大雾等气象灾害频发,对渔业、交通和海上石油勘探等活动影响重大。该区域防灾减灾、资源开发等保驾护航,履行国际义务,气象部门责无旁贷。就我国在南海区域的气象设施建设等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
记者:南海区域的气候条件有何显著特点?
丁一汇:我国南海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温差小;年降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是台风、暴雨、强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高发区。从全球来看,南海是北半球天气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世界气象组织对该区域的天气气候也非常关注,在这里建立了全球气象资料交换站。中国还承担了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的为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XI—印度洋责任区(包括南海区域)提供海洋气象情报的国际义务。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