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前景 并非简单拷贝俄米-26
早在2010年,俄罗斯直升机公司执行总裁安德烈·希比托夫就在发布会上宣布俄中将共同研制30-35吨级直升机的决定。
从近几年的报道中可以发现,中俄合研的这种重型直升机方案,块头越来越小,越来越务实。
2013年8月,俄中总理定期会晤筹备委员会俄方主席、俄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与中方会谈后表示,俄中或联合研发载重量为米-26两倍的超重型直升机。
而在2014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与会的俄直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米谢耶夫公开表示,中俄合研的重直项目将于两三个月后签署合同,并在2015年2月前确定直升机气动外形与飞行性能参数。
米谢耶夫称,该机型是在米-26T的基础上发展的,其起飞重量和载重量都比米-26小一些,但却装备米-26的D-136型发动机,因此推重比和机动性将优于米-26。
而俄媒的最新报道将该机描述为“起飞重量38吨、载重量在15吨以下,能在高原和炎热气候条件下使用”,并非米-26的翻版和简单改进。
综合《钱江晚报》、《参考消息》报道
军情解析
新发动机惊煞世人
一说到各种国产军机的短板,军迷总会条件反射地冒出一句“心脏病”,直升机也不例外。
的确,武直-10“霹雳火”因为国产涡轴发动机仅有1000千瓦的最大功率,而无法做到如同美制AH-64“阿帕奇”和俄制米-28“浩劫”那么威武雄壮。
不过,在2013年9月的天津直升机博览会上,中国首度公开了5000千瓦和2000千瓦的大功率涡轴发动机,震惊了许多观众。尤其是前者,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功率达到5000千瓦(约6500马力)的涡轴发动机,在世界直升机“心脏”中地位如何?
米-26采用两台洛塔列夫D-136发动机,功率为8500千瓦,雄踞世界第一;美军现役CH-47D/F“支奴干”则为2800千瓦(两台),CH-53E为3270千瓦(三台),V-22“鱼鹰”为4590千瓦(两台)。
美军在研的CH-53K(计划2018年服役),采用新型GE38-1B涡轴发动机,可达5600千瓦。
张明对记者分析道,中国新型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如果新重直采用三台,那么将接近米-26,全重应该超过40吨,载重超过15吨;如果采用两台,那么应该接近CH-53E,全重约30吨,载重约12吨。
张明认为,采用三发比双发更加安全,但是结构、维护更复杂,油耗更高,两者各有利弊。
而李家云在受访时透露:5000千瓦涡轴发动机已经研制成功,两台的动力输出相当于CH-53E的三台动力。
军情链接
中国首款重型直升机
1971年夏,研制洲际导弹的“718工程”启动,但是护航、打捞舰船及所载直升机都要自己制造。当时的形势是“弹等舰、舰等机”,这个“机”就是我国首款重型直升机——直-7。
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定下的目标——运载一个排。这就是直-7,采用六桨叶的旋翼,设计重量14.4吨,商载3.5吨。
据当时参与直-7研制的科技人员回忆,当时正处于“文革”,设计室就设在试飞院大礼堂里,70多位男性技术人员住在一个大屋子里,一个大通铺人挨着人睡。
测试各种承力部件极限的全机静力试验,于1978年8月在一架样机上进行,当加载到原设计载荷约130%时,机体才被破坏。也就是说,这架直升机设计得太结实、太强悍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直-7设计的结构强度过大,导致结构超重严重,降低了飞行性能。改革开放后从法国引进“超黄蜂”直升机,在直-7研制的基础上发展直-8。因国家财力有限,直-7只得为直-8让路。
1979年6月,国家决定中止直-7项目。仅有的两架原型机,向世人诉说着中国人在极度困难下自主研发直升机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资料图:武直-10武装直升机正在发射新型导弹。
资料图:武直10挂空空导弹出动。
资料图:中国直-8型多用途直升机。
资料图:中国直-8型多用途直升机。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