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血性,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但在海军的词典里,却是深刻和持久的。特别是对于走向深蓝的水面舰艇来说,当然要经受生死的考验,但更多的是接受艰难困苦的考验——很多“艰难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大海经常是以宽广、蔚蓝、浪漫的面目示人,当你真正走进大洋的时候,你会看到大海凶险狰狞的另一面。
高山耸立,白雪皑皑,一艘现代化的战舰在麦哲伦海峡破浪前行。这是首次访问南美三国的我海军编队第一次穿越麦哲伦海峡。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捉摸不透的西风带,造成了麦哲伦海峡低温、多雨、多雾、风大、浪急的海况,麦哲伦海峡也由此成为世界上风浪最为猛烈的水域之一。谈起随中国战舰穿越麦哲伦海峡的感受,我的同事濮照用了两个词来概括:一个是“壮美”,一个是“凶险”。
进入海峡时,午休的濮照被“咣当”一声惊醒,战舰如同被高高抛起又重重砸在海面上,平躺的身体被一股莫名的力量往外甩,好在他反应及时抓住了床帮,才没有从床上跌落下来,柜子上的救生衣则哗啦啦地跌落了一地。
跑到驾驶室,只见一个巨浪从右舷撞向舰体,激起的浪头从甲板上方横越而过,兰州舰再次剧烈摇摆。海面上狂风怒号,被吹起的浪花形成了一层“水幕”,贴着海面高速飞行,无数白色浪涌裹着空气,在黑色的洋面上卷起拍下,留下一个个直径达数十米的“白圈”。
巍巍群山,皑皑白雪,海鸟翱翔,惊涛拍岸。在麦哲伦海峡航行,山色海景倒是美不胜收,和美景同样多的是潜伏在狭小水道里的暗礁,稍不留神……此时,一条锈迹斑斑的沉船突然出现在视野里,一半搭在岸上,一半沉入水中,让人心中一惊。
当穿越结束之后,很多人的手心都捏出了一把汗,而智利的引水员则向中国军人竖起了大拇指。
相似的感受来自去年的西沙大搜救
2013年9月29日,强台风“蝴蝶”于正面袭击西沙群岛,风力最高时达17级。在西沙琛航岛锚地防风的39艘渔船,14艘搁浅,2艘沉没,数百名渔民遇险。
未等台风完全停歇,正在湛江机动防风的广州舰和武汉舰就接到了赶赴西沙救人的命令。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别的舰船都是避着台风走,他们却要迎着狂风骇浪行,争分夺秒奔赴西沙海域。大风掀起的巨浪一次次地扑上了驾驶室的舷窗,将近五千吨的钢铁之躯,一会儿被抛上波峰,一会儿又被砸下了波谷。舰员通道里行走,就像是“醉汉”一般,东倒西歪,跌跌撞撞……不少官兵开始“享受”着“一言不发、两眼昏花、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十分难受”的晕船“盛宴”。
紧赶慢赶,只用了不到平时的一半航行时间,广州舰和武汉舰就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抵达了灾区,随即展开了全方位的大搜救,很快便救起了两名渔民。两名被救起的渔民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眼睛已经被海水浸泡得红肿,严重缺水,显得非常疲惫。他们哽咽地说:“你们再晚来一步,我们可能就已经喂鱼了……”
航程达11068海里,搜救海域范围18225平方公里。直升机飞行36架次,累计飞行59小时28分钟,搜索区域范围37310平方公里;抵近查证海面可疑漂浮物达250多件;采用声呐对琛航泻湖内40.8余平方公里海底进行测扫;潜水员下水探摸30人次。通过昼夜不间断的搜救,编队共救起幸存渔民8人,打捞遇难渔民遗体7具。这就是人民海军有史以来开展的最大规模的海上搜救行动。
如果说“首次”,这个驱逐舰支队有着太多的“首次”:首次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首次参加环太平洋军演,首次在大西洋与外国海军联合训练,首次最长时间参加马航国际联合大搜救行动,首创海军非值班驱护舰出动时间最快纪录,首创30多项新战法训法……这支驱逐舰支队的官兵以“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血性豪气,创造人民海军历史上诸多第一。
“第一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开拓,也意味着风险,更意味着成长。每执行一次重大任务,战斗精神就得到一次升华,每组织一次演练行动,就增强几分军人的血性。这支驱逐舰支队的血性,就是用人民海军史上众多的“第一次”铸就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