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不信任亲俄势力 派监军监控
1955年5月14日,华约组织成立,参加的东欧国家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上亿,军队110余万人,工业发达,机器制造业生产能力相当于苏联的70%,这些都是苏联对外扩张中可以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力量。华约成立后,苏联不仅把该组织的领导权和指挥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还以联合司令部“代表”“观察员”和“顾问”等名义,向东欧各国的军事领导机关和战斗部队派驻大批将领和军事人员,实际上扮演的“监军”角色。
苏联还通过协调成员国军事建设计划、军工生产专业化协作、举行联合军演、统一各国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为成员国培养军事干部等措施,将东欧国家武装力量纳入苏联战略轨道。苏联明确要求在“未来联合作战”中,各成员国组成的战役兵团要“由苏联统帅部指挥”。进入70年代后,在联合部队之外,苏联又要求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东德、捷克斯洛伐克抽出一部分武装力量,同苏军组成所谓一体化的空降部队、特种部队、歼击部队和联合舰队。1974年又成立了华约组织的南、北、中3个指挥部。
而对于柬埔寨韩桑林政权,苏联也帮助前者培训了一批军官,并以这些人为骨干组建了第1步兵旅。不久,该部又升格为第196步兵师,由苏联培训的米斯洪任师长。苏联还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修建号称“第二金兰湾”的磅逊港和云址港,这些港口设施建成后,全部由苏方管理。
在安哥拉内战期间,苏联采用了利用古巴派兵援助,自身只负责提供武器装备的方式援助MPLA,最终击败了美国支持的FNLA。图为MPLA宣传海报,标语意为“胜利指日可待。”。
利用古巴打安哥拉内战 自己不露面
俄国利用亲俄武装的最后一招,则是直接派仆从军去冲锋陷阵。
1975年2月,安哥拉内战爆发,苏联决定支持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MPLA),而美国则支持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FNLA)。由于美国支持、默许南非和扎伊尔介入安哥拉内战,FNLA一度占据上风。为扭转不利局面,从当年9月底开始,古巴开始向安哥拉大规模派兵。从1975年11月至1977年4月,古巴先后抽掉了全国武装力量的10%,约2.5万官兵派往安哥拉轮番参战,苏联则在短短3个月内向安哥拉提供了19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最终,美国吃不消了,减少了对南非的支持,后者只好于1975年底撤军。
苏联利用越南古巴在第三世界扩张
而在拉美,随着60年代末苏联在全球转守为攻,其迅速调整因古巴导弹危机而僵化的苏古关系,开始在经济和军事上给予古巴大量援助,以此鼓动古巴向美国“柔软的下腹部”——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区“输出革命”。从1974至1976年,苏联对古巴的援助从338亿美元迅速增至1569亿美元,而古巴则承担起向中美洲“输出革命”的任务。美苏在中美洲的争夺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长期的“低烈度战争”导致该地区13万人丧生,200万人逃离家园,经济损失达上百亿美元。
70年代,除古巴、越南为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打头阵外,东德每年也向中东、非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价值5亿马克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在南也门、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东德的军事教官、顾问和从事保安工作的人员达9000人。
俄国的扩张政策具有连贯性,其与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无关,而是传承数百年、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今天的普京政府,人们都可以看到“双头鹰”逼视四方、凶猛捕食的身影,而其通过扶植亲俄武装,为帝国大业充当“敢死队”“垫脚石”和“替罪羊”的行动,也注定会一直持续下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