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歼-20新添六边形神秘装置 疑用等离子隐身(组图)

www.sinoca.com 2014-04-16  环球网


  从歼20外形上看,这个装置以规则的六边形附着在进气道外侧,内部有类似网格的构造,一前一后共有两个,如同两扇小窗。歼-20采用等离子隐身技术并非是绝无可能的,至少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从这个神秘六角形装置的大小、安装位置来看,也与我国目前制造出来的等离子隐身器件吻合。

  原文配图:从外形上看,这个装置以规则的六边形附着在进气道外侧,内部有类似网格的构造,一前一后共有两个,如同两扇小窗。

  环球军事报道:2011号歼-20是我国最新研制出的一款第四代战斗机,相比之前试飞的歼-20型号,2011号很不一样,也因此备受关注。光从外表上看,就能很明显地看出2011号歼-20的独特之处:主翼动作筒缩小、进气口形状改变、机头下方安装有EOTS(光电瞄准系统)传感器、垂直尾翼切尖、发动机尾喷管缩短、座舱盖加装加强框等等。

  近日,更多的2011号歼-20新图曝光,军迷们的关注点也从那些显而易见的“大改”处转移到了更为细节的地方。一张2011号歼-20进气道外侧的神秘六边形装置的图片,就引起了不少军迷的高度关注。

  从外形上看,这个装置以规则的六边形附着在进气道外侧,内部有类似网格的构造,一前一后共有两个,如同两扇小窗。那么,这个神秘的六边形装置到底为何物?又有何功能?

  原文配图:歼20疑用等离子隐身,6边形神秘装置匠心独运。

  1、“高大上”的等离子隐身装置?

  等离子隐身技术的名号听起来就让人倍感科幻,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就开始着手等离子体吸收电磁波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将等离子体放电管作为天线元件,当放电管通电时就成为导体,能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当断电时便成为绝缘体,基本不反射敌探测信号。

  目前我国在等离子隐身技术理论研究方面已经获得突破。国内有关研究单位提出了将高气压强电离气体放电方式产生的非平衡冷等离子体用于隐身.并展开了相应的研究,认为利用强电离气体放电方法产生非平衡冷等离子体的实用型等离子体发生器,可望解决当前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普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数年前的一篇关于等离子隐身技术的文章曾引起不小轰动,据说作者是西部某大学的博士生,该文章披露,2005年,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下属的高气压强电离放电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在高气压强电场电离放电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强电离放电间隙中大多数电子具有的能量足以把氨、氧等作为空气成分的气体分子电离成高浓度等离子体。其等离子体浓度也可能达到1015/cm3左右(而用于隐身技术的临界电子浓度在1012/cm3这个量级),远高于弱电离放电7个数量级。

  文中写道,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下属的高气压强电离放电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研制的等离子体产生器件是一种薄片式器件.外型尺寸为:厚0.15cm.宽 4cm,长5cm、10cm、20cm三种规格,根据要求选取,它可贴附在电磁波强散射部位或进气壁上。

  从以上信息来看,歼-20采用等离子隐身技术并非是绝无可能的,至少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从这个神秘六角形装置的大小、安装位置来看,也与我国目前制造出来的等离子隐身器件吻合。

  认为新一架歼-20采用等离子隐身技术的网友分析,从神秘六边形装置出现的位置来看,也可以得出是等离子隐身设备的结论。众所周知,翼面的大幅扇动会造成隐身暴露,而这两个“等离子贴片”的位置刚好位于歼-20鸭翼的前下方,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开启,用等离子层对鸭翼形成“包裹”以达到隐身的目的。

  不过,综合来看,歼-20采用等离子隐身的说法有点太过于“浮夸”,作为我国第一款第四代隐形机,中国军工走的还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路子。虽然等离子隐身技术在理论上已经实现,但毕竟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先例,歼-20采用此等超前技术的可能性不大。而且相比发动机尾喷口直接裸露造成的隐身性能下降,用等离子层包裹鸭翼得来的补偿也是不足以对整体有大的影响。与其花费心思去做“高大上”的等离子隐身,还不如在发动机喷口的进一步改进上下功夫来得值。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罗援之父罗青长病逝 曾长期潜伏胡宗南部队(图)
下一篇:解放军中将回击美军:钓岛迟早当靶场 别吃惊(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