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图:二炮东风-21C导弹部队大漠亮剑。
据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2月6日报道,标题“为何中国向沙特供应导弹令人难以置信?”,《新闻周刊》记者杰夫·斯坦援引情报知情人士的话报道了2007年中国向沙特提供东风-21导弹的事情逐渐被世界媒体传播开来,还开始滋生了细节和评论。 大家对这件事就如同对待既成事实一般。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指出,不过在美国记者给出的版本中,还是有几个很值得推敲的地方。
首先是一些历史背景。众所周知,中国在80年代末就向沙特供应了一大批东风-3液体中程弹道导弹。它们构成了沙特导弹指挥部的基础。估计当时最多供应了100枚导弹,而大部分媒体称是30至50枚导弹。
这些精确度极低和被解放军用作强大热核弹头载体的导弹,在沙特阿拉伯从未被测试过,并被放置在三个被妥善保管和保护的基地中。
中国导弹部队的实践表明,这种导弹可在没有加注液体燃料的情况下被保存,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作战能力。同时它们也需要经过精心培训的人员定期和精心维护,而导弹部队应该定期进行演习,哪怕是几年一次,发射导弹以确认自己的技能。
人尽皆知,沙特的陆海空三军在复杂外国武器的利用方面完全依赖常驻在该国的西方技术专家。沙特的教育体系显然无法培养自行使用例如美国F-15战机和M-1A2坦克这样复杂系统的人才。旧的液体导弹一点儿也不简单,因为使用的是剧毒燃料,在维护时要危险得多。
因此可以合乎逻辑地假设,如果沙特的东风-3还保持着作战能力,那么这种可能性只能在制造商代表和军事专家长期帮助的条件下才有,而且沙特的人员还应该在中国受训。要延长沙特导弹的寿命,必须有中国人员的参与,还要在中国靶场试射。如果没有这样的合作,那就是也许沙特战略导弹部队由昂贵的仿制品。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来自拥有足够成熟的导弹工业的巴基斯坦的帮忙,虽然巴基斯坦人能成功替换中国制造的导弹令人生疑。
向沙特提供东风-3型导弹是同类导弹中的唯一案例。1991年,因为向巴基斯坦出口导弹技术面临美国的严重压力,中国承诺将遵守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该制度禁止出口射程在300公里和有效负荷在500公斤以上的导弹。这一承诺又在1994年的美中联合公报上被重申。中国承诺将遵守导弹技术控制制度被视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成功。
美国是这个国际制度的主要支柱,在打击弹道导弹扩散方面比其他国家都感兴趣。中程导弹更便宜,也比现代化的战机更容易生产,同时不贵,还可避免低效。因此这些导弹在发展中国家特别受欢迎,其中也包括在伊朗和朝鲜这样的反西方政权国家中。
现在谈谈美国记者的文章,杰夫·斯坦写道,2007年,中国向沙特出口了非常危险的、可携带核弹头的高精度移动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1。中国出于某种原因决定重新考虑自己遵守导弹技术控制制度的决定并决定冒曝出重大丑闻和被美国制裁的风险。而且,中国向与美国友好的国家移交了组成自己所有中程导弹武器库基础的战略导弹系统。
而美国了解中国违反导弹技术控制制度的骇人传闻,加强该制度是美国近20年来政治的重要方向之一。由于某种原因,也没有大惊小怪。美国似乎满足于同沙特协商,也只是粗略地看一下(他们并不知道结构的)导弹,这表明,这些导弹无法携带核弹头。美国屈服于对导弹技术控制制度的违反,设定了允许先进导弹生产商将导弹卖到自己的左右的危险政治先例,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在斯坦的描述中,双方的行为不符合逻辑,他们之前的声明和行为也自相矛盾。这种矛盾需要某种解释,但在这篇文章里却只字未提。导弹技术控制制度也没有被提及。
应当指出的是,中国在这二十年来,和普遍的老印象相反,在武器出口方面奉行的是深思熟虑和谨慎的政策,在中国实行的是复杂的和有效的武器出口许可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没有最高领导人的批准不可能有任何实质的交易。中国近年来在如果会导致负面政治结果的情况下甚至避免将常规武器出口到中东。
因此,这段历史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在世界媒体中的传播。确实,此前还有俄罗斯将战略轰炸机卖给中国以及更早的所谓俄罗斯有某种便携式的核装置,后来却不知所踪的荒诞故事。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