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中韩双方就移交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事宜进行了工作磋商,韩方同意尽快将迄今发掘的遗骸、遗物移交中方,对于那些在海外战场上失踪的战斗人员来说,“回家”无疑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而对于美军来说,寻找在海外战场上的失踪人员也是一件头等大事,他们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这个机构叫做战俘及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司令部(简称JPAC),隶属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领导,他们旨在搜寻自二战起在历次战争中失踪的八万余名美军士兵遗骸……
去年五月的一天,美军士官卡洛斯·费斯的葬礼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这里已经埋葬着成千上万名的美国军人,和此前在这里举行的诸多次葬礼一样,这次同样庄重、肃穆。
然而,和其他大部分葬礼不同的是,用卡洛斯·费斯家属的话说,他能够在这里重新下葬是一个“奇迹”——这名出生在华盛顿的美国军人,之所以能在失踪60多年后从朝鲜顺利“回家”,主要归功于美国军方此前锲而不舍的搜寻,“带每一个人回家”是美军最著名的信条和诺言,而这体现在费斯身上再也恰当不过了。
等待 家属备受煎熬
美国搜寻失踪军人的工作,主要依托于美国国防部下属的战俘及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司令部(JPAC)。2004年,JPAC在朝鲜找到了75具遗骸,经过仔细的分析之后,发现其中一具就是卡洛斯·费斯。
如今还在世的路易斯·加拉波是费斯的战友,来自田纳西州的他当时只有17岁。他回忆起当时的战况时说,由于战斗激烈,他和费斯都身受重伤,然而他在穿过了一片结冰的湖面后得以逃生,而其他的战友都失踪了。
费斯的女儿波比·波洛雷斯形容这项工作完全让人“吃惊”,当他父亲在战场上战死时,她还是一个学走路的婴儿。没有想到多年之后,他还能与父亲“重逢”。
这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费斯的身上,对于在海外战场上失踪的美军军人的家属来说,他们都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他们所能做的只有是等待,因为对于JPAC来说,这项任务无疑太过繁重了。
根据JPAC的统计,截至目前,仍有约8.3万具美军遗骸等待搜寻:这包括二战期间美军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失踪的7.4万人,在1950年到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失踪的8000多人,以及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其他冲突中失踪的1000多人。
寻找 全球留下足迹
据悉,出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同胞战友的承诺,美国军方成立了JPAC,致力于把每一个失踪的军人的遗骸带回家。
JPAC起源于越战期间的美军收尸队。1973年,收尸队被迁至泰国,三年后又搬到夏威夷檀香山的西卡姆空军基地, 并成立美国陆军中央鉴别实验室。2003年10月,中央鉴别实验室和全面核查联合特遣队合并,成立了战俘及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司令部(简称JPAC)。
经过多年发展,JPAC现在大约由500人组成,总部位于夏威夷檀香山,直接隶属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领导,其中大部分成员是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军事历史学家,他们同样受雇于美国军方。而JPAC的经费则来自美国政府,年度预算大约为5000万美元。
为了寻找军人遗骸,JPAC的工作人员可能出现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他们的搜寻工作可能来自战友的回忆,或者军事文献的记录,亦或是当地政府报告的不明死者。他们拼凑找到的任何骨骼碎片,然后使用最新的技术分析确定死者身份。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