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中国光纤线列阵水声系统令他国潜艇无所遁形(图)

www.sinoca.com 2013-10-16  中安在线




资料图: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



资料图:“长缨”反潜导弹

  潜艇以“幽灵杀手”而著称于世,它隐蔽于大洋深处,可随时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潜艇的水下机动性强,海底背景复杂,在茫茫大海中搜寻一艘潜艇,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反潜作战是现今世界海军公认的最大难题。

  随着中国海军在深海反潜武器及战术方面的提高,整体反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航母战斗群的“拼图”越来越完整和清晰,反潜也正成为中国海军对付敌方潜艇威胁的一个有力武器。

  “基洛级”进南海对中国威胁大

  潜艇具有强大的威力,一些实力相对弱小的国家,在无力与大国海军正面对抗的形势下,不惜投入巨资建立潜艇部队,将潜艇作为对抗大国的“不对称作战”的法宝。这种形式在中国南海周边尤其明显。

  在南海周边国家中,未来给中国带来水下威胁最大的无疑是越南。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越南从俄罗斯订购的6艘“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中的首艇将于今年年底接收。

  越南购买的是俄制“基洛”级877型柴电潜艇,是一款性能非常优异的型号。“基洛”级最大优点是静音性。为降低噪声,设计方采用了光滑的水滴形线型艇体,大量运用了减震浮筏和塑胶消音瓦等技术,成为世界同类潜艇中噪声最低的舰种之一,被称为“大洋黑洞”。

  “基洛”级属于一种典型的近、中海域大型常规动力潜艇,非常适合于在水下地形、海况复杂的近、中海域以潜伏于预设阵位伏击的战术攻击敌方水面舰艇。南海地区岛礁林立,暗礁纵横,水下环境非常复杂,很适合“基洛”发挥作用。

  如果这6艘“基洛级”潜艇顺利服役,将组成南海地区除中国海军外最强大的潜艇部队。中国海军该如何面对越南潜艇的威胁呢?

  中国海军其实早就开始着手准备。虽然越南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但“基洛”级潜艇不同于其他舰艇,所需要的后勤保障和保养设施非常严格,加之“基洛”级吨位大,电子系统先进,消音瓦的维护保养对设备和技术以及环境有相当严格的要求,不是随便找个港口就可以安置的。另外,越南的技术和设备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独立维护这一潜艇,所以,能够部署这些潜艇的基地是有限的,这就为下一步的侦察行动提供了保障。

  此外,中国海军可以动用侦察船和空间侦察卫星、远程无人机、无人飞艇以及大型预警机等对越南潜艇进行全方位、立体化侦察。严密的早期预警机制,基本上可以掌握越南潜艇的行踪。

  立体侦测网令他国潜艇“现出原形”

  中国海军已经从海底、水面和空中,在南海构筑了立体反潜网。在这个反潜网面前,大部分他国潜艇都将“现出原形”。

  在水下方面,中国在南海建成了国家级海洋声学研究基地。该项目主要用于对南海海底的监控和探测。对此,美国军事专家称,新型反潜网将使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反潜能力获得质的提高。

  在海底布设声学探测装置,对中国而言一直是一个难题,自1996年开始,中国将海洋领域纳入863计划,积极推动海洋监测高技术的发展。其中,水声监测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先后建成了东海站、北海站和南海站三个研究平台,技术力量十分雄厚。2005年,中国在青岛附近海域布建完成了“水下光纤综合探测系统” 项目实验。2009年4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声学与海洋综合观测实验站”正式成立。2010年1月,“863”重点项目“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成功布放完毕。整个系统建成后,将组成由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陆地地面卫星接收站,以及空天探测卫星编成的一张立体网,形成大纵深方式涵盖整个被探测区域的每个角落。

  值得注意的是,“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项目明确为军民两用项目,可以用于对南海海底的监控和探测,尤其是对中国南海地区威胁较大的国家的潜艇进行监视。这种系统是由分布在关键海域的多个固定水声感应器阵组成水下侦察网络。它们分别将自己侦测到的声音数据通过海底光纤传输到基地的中央电脑处理器上,有专门的声呐分析人员进行比对,从而精确确定水下目标的方位、型别、国别和各类动态参数,随后就可以通知己方的反潜力量执行跟踪或者攻击任务。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解放军坦克极速穿甲弹曝光 穿透850毫米钢板(图)
下一篇:中国多艘新型驱逐舰建造进展曝光 接近完工(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