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老兵忆朝鲜战争:战友死于车祸的比死于敌机的多

www.sinoca.com 2013-06-03  新华网



  时刻与死神面对面

  李金云也有一个梦,一个更加实在的梦,梦里回荡的是牺牲在朝鲜的战友。

  从1950年11月入朝到1952年1月回国,李金云所在的部队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三次、四次和五次战役,这是具有决定性的几次战役,也是最艰苦的几次战役。

  李金云说,作为工兵部队,他深切的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中物资供应的重要性。前线军队比拼的,除了战斗能力和军事水平,还在比拼物资,而这正是志愿军相较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劣势。工兵15团一直在群山连绵的中线作战,连通前线和后方大多依赖一条崎岖的主要公路,但敌人对交通线的封锁极其厉害,飞机几乎不停地侦查轰炸,道路几乎随时都要修理才能通行,还要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运送物资设备。李金云虽然没有拿着枪面对面和敌人射击,但他们在这条交通线上的战斗同样激烈。

  许许多多的工兵团战友就在这条关键的交通线上倒下了。有的是因为敌机投下的燃烧弹,有的是因为发生车祸。“因为夜里开车不敢开灯,车祸牺牲的人比被敌机打死的还要多。”李金云说,光司机全团就牺牲了50多个。

  在这样的环境中,李金云和他的战友时刻都要面对死神。1951年3月的一天下午,李金云从团部运送一批器材去前线,天还没有完全黑,突然来了3架敌机从头顶掠过。“我们肯定被发现了。”车上包括他在内的3个人马上停车,伏在道路两边的排水沟里不敢动。不一会,敌机果然回来了,先是一阵机关炮,然后投下燃烧弹,汽车带一车器材全被烧毁了,李金云等3人却与死神擦肩而过。

  “天上差不多每过一分钟就要来一架敌机,白天车是不敢走的,晚上走也不敢开车灯,赶上大雪四面白茫茫一片,道路都看不见,怎么办呢?工兵就沿途布置防空哨,1公里1个,敌机没来就开灯行车,敌机看见灯光飞来了,防空哨马上发警报,车就关灯走一段已经照过的路,然后停车,等敌机过去再开灯走一段。”李金云说,他们想出了这个办法冲破敌机的封锁,牺牲的人少了,但车祸还是很多。

  被朝鲜改变的海南家庭

  1950年,年仅17岁的李金云在湖南老家参军的时候,他原本是要去解放台湾的。工兵15团随后调到福建,修建内地通往福建沿海地区的公路,为解放台湾做好准备。在福建过了不到半年,一天部队突然接到命令北上。在坐了几天几夜闷罐车之后,部队到了位于中朝边境的辽宁宽甸,战士们这才知道要准备入朝作战了。

  李金云和他家庭的人生轨迹就这样被改写了。从朝鲜回国后,工兵15团奉命驻防海南,李金云从此扎根海南,转业地方、当公务员、走上领导岗位……

  今天的李金云已近80岁了,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口齿清楚,充满活力,一点都不像他这个年龄的老人。他说,是抗美援朝的经历,是部队塑造了他。李金云也会感叹,如果当初没有去抗美援朝,如果他按原定计划去解放台湾,那么不知道现在他会身在何处,在做些什么。

  不过,历史没有假设。自己早做了父亲的吴田川不知道,如果父亲没有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他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

  其实,直到10岁的时候,他才意识到父亲的不存在。“我的父亲呢?”他问母亲,母亲这才告诉他父亲的事情。

  在朝鲜牺牲的时候,父亲吴业忠才28岁,儿子吴田川只有几个月大。“我为父亲感到光荣,但是我从来没见过他,没拥有过父亲。”

  即使照片也没有一张,留下的遗物几乎没有,仅有的,只是吴业忠的志愿军烈士证书和勋章。吴田川更多的是在母亲的讲述里勾勒父亲的轮廓。但是,吴田川说,他的母亲李明珍今年也86岁了,身体和精神都不太好,还要定期去安宁医院进行治疗,主要靠每个月三四百元的烈属抚恤金,很吃力―――这也算是父亲留给家里唯一的一笔钱。

  在接到丈夫牺牲的消息之后,李明珍一个人撑起了家,把儿子抚养大。其实我们更难以假设,如果吴业忠没有参加抗美援朝,她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

  或许正是这种无法去假设的历史,揭示了60年前那些海南年轻人,主动要求到遥远北方的异国战场上,奉献青春、挥洒汗水和牺牲生命的价值所在。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实拍美国第七舰队女兵放歌南海 玩得很过瘾(组图)
下一篇:清水出芙蓉 朝鲜文工团女兵外表很清纯靓丽(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