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图:美率40国海军扫雷碰上伊朗战舰。
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日前发布了由前情报局副局长戴维・冈珀特撰写题为《如何避免中美海上灾难》的报告。报告称,中国正在部署反舰导弹、潜艇等武器强化对争议海域的控制和保卫海上运输线,美军航母是其主要目标;而美国海军与空军发展空海一体战、远程隐形力量、无人机和网络战对其进行威慑。
报告称,受东海和南海紧张局势影响,美中两国正酝酿着潜在海上力量竞争。由于中国视美国在东亚水域的海军力量为阻碍其进入世界海海洋、资源与市场的威胁与障碍,所以其正部署反舰导弹装备、潜艇、天基传感器和网战能力,来限制美军。
报告称,目前中国还在扩张其在东亚的海上军事力量,以强化主权要求,并提升自身影响力。一旦美国在西太的海上力量遭到衰弱,或变得容易受攻击,就会导致亚太地区不稳定,或是落入中国的掌控之下,所以美国必须面对这种挑战。
报告指出,通常海上对抗都不会有好结果。19世纪末期,德国挑战英国海域主权,被英国视为对其海外通道及成为全球霸主目标的威胁。尽管经济关系密切,且在海洋安全领域存在共同利益,但英国认为德国的海军建设对其构成了战略威胁,于是很快开始扩张自身海军实力。紧随其后的英德军备竞赛促成了在一战中结束的英德对抗。对于今天的中美而言,英德事件是一个前车之鉴。
资料图:中国战舰群再赴太平洋训练。
虽然中国还未决定成为一支全球性海上力量,但其正从沿海防御向纠纷海域拓展其海军到达能力。对于海洋安全,一些中国人更倾向于合作,而非对抗。毕竟95%的中国贸易需经由海上运输。
不过,报告指出,从本质上来看,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中国将领对美国海军的看法,与德国将领对英国皇家海军的看法并无不同,均把对方视为一个挑战。 美国航母的打击力量,使之成为中国首要考虑的目标――并且越来越难防御。对于美国而言,航母在其他地区仍然有着无法衡量的价值,但其在西太平洋却正在为一种负担。
作为回应,美国海空两军已制定了空海一体战战略,该战略旨在在中国瞄准美国目标之前摧毁中国战力。虽然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但却会增加中美冲突升级的风险,因为该战略需要打击中国领土。而且,空海一体战战略也是不稳定,如果在冲突发生之初采用该战略是最有效的,就会刺激中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此外,由于空海一体战战略依靠计算机网络进行指挥控制,可能容易受到中国的网络攻击。
报告称,美国最好的回应是以智取胜:打造更加分散的、数不胜数的、多样化的、难以捉摸的、小型远程隐秘型海上打击力量,并强化无人机和网络战能力。生存能力更强的美国打击态势,既不会导致中美冲突升级,也不会导致地区不稳定。相反,通过令中国面临更加复杂地目标挑战,就能够阻止中国采取冒险行为,消除美国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的必要,并留出化解危机的时间。
资料图:驶向西太平洋海域的中国海军舰。
不过,报告称,美国不可能快速向这种战略转移,因为这种战略转移需要经过长时间努力,而且还面临着财政紧缩和体制工业惯性限制。此外,即便是美国海军力量变得更加分散,也仍有可能会被瞄准,而且容易受到网络战攻击。
报告指出,鉴于美国不能撤离亚太水域,其还应该采取直接海权竞争的政治选择――该选择涉及美国在亚太的地区合作伙伴,在理想的情况下,甚至还涉及中国本身。具体来说,美国应该提出并构建东亚海上安全合作,邀请在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方面有共同利益的所有国家参与。
这种安全合作将以非暴力解决纠纷问题和确保民用航运安全为基础。报告称,这些原则可以由强化海事信息共享、危机磋商、联合演习与行动(例如反对非国家威胁)和避免事故的措施支撑。决复杂地地区海上法律纠纷不应是打造或加入这种安全合作的先决条件,但要加入这种安全合作,应首先承诺保持克制。报告称,预计中美两国都不会降低其海上力量,或在战争发生时有所退步。虽然构建这种安全合作不会彻底的削除竞争或冲突,但能够减少或会引发中美敌对的误解与失误。
除中国之外,众多东亚国家也在发展海上军事力量。虽然美国不应该寻求联合中国的海上邻国反对中国,但中国应该小心谨慎,不要由于拒绝加入安全关系,给他们制造出联合反华的借口。有迹象表明,一些中国人越来越担心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与自信会导致地区孤立。可能中国的民族主义以及其对美国的不信任,会使之至少在当前不会加入东亚海上安全合作。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