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之页网站4月28日文章】题:占领与挑衅
中国的“占领与挑衅”策略正迫使其邻国退避三舍,重新考虑自己的防御计划。这种策略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其主要思想是将军事力量和经济活动转移至争议地区,然后宣称拥有对这些地区的主权,理由是中国人已在这里开展活动。中国料想其他国家不敢断然发动袭击,并很有把握地认为:若他人发动袭击,自己则成为受害者,这反而有助于它在后续斗争中获胜。随着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与日俱增,这种策略越来越收效明显。中国的大多数邻国都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对中国的侵犯发起有把握的威胁,而中国则经常向其行为的受害者施予经济好处(或威胁)。
中国遭遇有把握抵抗的威胁总还是存在的(比如,来自美国或是对中国深感气愤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的抵抗)。在这一点上,中国必须谨慎地准确把握向受害者施压的分寸,该撤就撤。但同时,如此撤回会给其国内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国内蔓延的民族主义气氛使得中国的让步肯定无法得到民众的欢迎。
另一个危险是,忧心忡忡的韩国和日本很可能决定开始做它们早有能力做的事:研发核武器。日本一旦行动起来,速度可能是最快的,这将迫使中国在与日本的领土争端上更为克制。但这仍不足以阻止中国对日采取“占领与挑衅”策略。印度已经拥有核武器,但中国仍一再进入双方争议地区,且一直安然无事。对中国来说,南中国海是一块大肥肉,那里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石油。
由于中国已经明显违反了其签署过的国际条约,所以它一直反对将海上领土争端提交至国际仲裁法庭。中国还反对第三方插手中印边界争端。它坚称历史站在自己这边,印度所称的边界线是在中国仍很弱小的时候由英国殖民者划定的。中国今天采取的策略正是英国昔日的做法(强行划定边界,料想实力不强的中国不敢试图用武力来更改)。局外人忽视了其中的细微差别。中国与印度的边界争议实际上是与19世纪的英国之间的争议,当时英国凭借强大的军事优势多次逼迫中国作出丧权辱国的让步。对此,不少中国人今天想起来仍如鲠在喉。
4月15日,数十名中国官兵在印度称为其领土的拉达克地区安营扎寨,入境距离达到19公里。中国一再拒绝印方的撤出要求,并坚称中方从未承认该边界线,营地位于中国境内。
在南中国海和西太平洋上的争议岛屿附近,中国的海上和空中巡逻力量都在增强。中国出动的主要是在过去几年中迅速扩大的海岸警卫力量,因此它可以声称此类事件并非军事冲突。但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国军舰在远离中国本土的南中国海和西太平洋海域执行训练任务。中国的战机大多都是新机型,而且中国飞行员的飞行时间与许多西方飞行员不相上下。中国首艘航母已于去年正式服役,目前正在组建护航编队。年底前,这支航母力量很可能赴争议海域执行训练任务。中国官员近来还承认,中国还要建造更多、更大的航母。
中国正在一些鲜有人居住的岛礁上建造基地,虽然造价不菲,但总比打一场维护主权的战争划算。这种被动进攻的策略很奏效,中国会一直用下去直到不再有效。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