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解放军方面加强了卫星电话保障。图中官兵正在紧急架设卫星电话。
遗憾的是在多数受灾的乡镇地区,在救灾最关键的最初几十个小时都没有卫星电话建立对外的联系。军队在进入受灾地区后,也大多因为没有携带卫星电话而无法让该地区建立对外联系。根据中国网4月21日报道显示直到2013年4月21日12时,雅安地区重灾3县中,芦山县、天全县县城及所辖乡镇的通信已全部抢通,宝兴县9个乡镇,已抢通县城和3个乡镇的通信,仍有宝兴县的5个乡镇通信中断。这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28小时,都仍然还有5个乡镇没有建立通信。
这段报道接下来还写道“三家运营企业以跟随救援部队徒步进入灾区的方式运送卫星电话,解决灾区救灾指挥通信问题.。”这说明卫星电话的运抵方式并不是通过最快速的直升机运抵的,而是大多依靠人力运送,那么至于什么时候能运到剩下的那5个通信中断的乡镇,只能是看余震次数和地形好坏,以及天气影响了。
正因为通信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以及很多部队并未携带足够的战时通讯设备,在此后的地震救援中才出现了很多奇特而又古老的通信方式,以及在地震中部分部队四处空跑的情况。
三、军队之间军地之间的通信问题必须重视
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功用的鸡毛信,在7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这种物理传递信息的方式在任何时候看来都能发挥作用。
因为没有携带足够的通信装备,也因为地方上通信装备的缺乏,导致此次救灾中军队与地方,军队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沟通问题。
如最早进入宝兴县的那160名武警官兵,为了与后方指挥部建立联系,只得采用古老的送“鸡毛信”的方式。(见央视报道:宝兴救援先遣队用鸡毛信向指挥部汇报情况)在一篇标题为《村民签字官兵才能撤 四川省军区解决受灾群众困难》的报道中,再次出现了“鸡毛信”。原文这样写道“今天(21日)凌晨,四川预备役高炮师第一团官兵徒步爬涉6个多小时,才滴答邛崃与芦山、宝兴交界的“三不管”村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这里交通、通讯、电力中断,130户400多群众被困,100名受伤群众等待救援。该团迅速派出人员向位于芦山县龙门乡的师指挥所送出“鸡毛信”,随即,该师派出医疗救援队和物资输送队两支救援队分别从芦山和邛崃挺进玉溪村,将受伤群众背下山送到该师野战医院救治。”
这种“鸡毛信”的送信方式虽然说明了官兵的吃苦和救灾的精神,但“鸡毛信”这种通信方式的效率可想而知,为何各支军队不携带步兵电台或者通信设备?
另有一则标题为《跑空的部队》的图片报道,则非常直观的显示了军队之间军地之间的通信问题。在这篇报道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成都军区铁拳师先锋团动身前往五龙镇救援,但是抵达那里之后,发现当地已经有足够的救援力量,人员伤亡较轻,不需要援助,所以又转战陇东镇和明礼乡,但遇到的情况类似。”
我们在这里不禁要问和平时期,部队之间军地之间在遭遇突发事件后,且类似事件在5年前已有发生过,就会出现如此的情况,要是在战时又会如何?
结语
救灾黄金72小时已过,在这时进行冷思考,只为在接下来的救灾行动能够更畅通,更顺利,能有更多的正能量。而我们的部队事实上在救灾行动中可谓是全力以赴,只是有些问题需要发现,总结和改进。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