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美军参联会主席邓普西24号对媒体表示,美方认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规定的日本防卫义务第五条,对此中方是什么态度?
杨宇军:前不久邓普西将军应邀到中国进行了访问,中国国家和军队领导人与邓普西举行会见会谈。中方领导人向邓普西重申了我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表明了中国政府和军队坚定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决心。美方对此是清楚的。
记者:大陆一直非常希望两岸能够联手保卫钓鱼岛,但是保钓行动目前在两岸之间仅属于民间的行动,你认为大陆解放军是否愿意和台湾军方联手保卫钓鱼岛?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北朝鲜一旦遭受攻击,根据中国1961年和朝鲜签订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一旦北朝鲜发生战争,中国是否会给予其军事上的援助?
杨宇军: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多次讲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维护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两岸同胞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我们认为,在民族大义面前应该超越分歧、同心合力,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
关于第二个问题,大家都注意到,你这个问题是一个假设性问题,如果我作为发言人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可能明天会有朋友上网批评我不够专业了。资料图:中国海监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并行。
记者:有媒体报道,日前中国军舰曾经出现在钓鱼岛海域,请问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常态化?
杨宇军: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根据计划到相关海域进行训练,这样一种航行和训练活动是完全正当的,也是完全合法的。今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当然也会根据需要到相关海域进行航行和训练。
记者:邓普西将军在对中国进行访问的时候,中美之间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和会谈,这对于建立中美之间的新型军事关系有什么影响,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双方会谈取得了哪些成果?
杨宇军:作为今年中美两军交往的重要项目之一,前不久邓普西将军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这次访问是在中美两国政府完成换届、中美两国两军关系保持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访问期间,中美双方就两国两军关系和台湾、钓鱼岛、南海、反导、朝核、网络安全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交换了意见,增进了相互了解与信任。双方确定今年中美两国陆军将要举行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演练,两国海军也将在亚丁湾海域再次举行反海盗联合演练。
今年以来,中美两军关系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双方交流与合作稳步推进。中方愿意与美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对话磋商,深化务实合作,努力增进战略互信,更好地防范风险和管控危机,积极推动构建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新型军事关系。
记者:在去年的十八大报告当中曾经提出,将来要对两岸和平协定和两岸军事安全合作机制提出规划,能否透露国防部是不是就两岸军事安全合作机制已经有了具体的构想和规划?
杨宇军:两岸中国人应当竭力避免骨肉同胞兵戎相见,在和平环境中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多年来,我们一再主张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我们希望两岸双方为此共同努力,不断创造条件,逐步积累共识。
记者:在救援前几天,地震救援出现了道路堵塞,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在地震最开始的时候,军方没有派出更多的直升机,运送救援物资和运送救援人员?有民间直升机提出了申请前往参与救援,不知道他们怎么才能得到批准,在什么阶段他们才能够参与救援?第二个问题,前几天邓普西访华的时候,是否谈及到2014年中国参与环太平洋演习事宜?中方有没有决定派什么舰艇前往参与演习?
杨宇军:关于这次抗震救灾中军队所动用有关装备问题,很多朋友十分关注。经向有关部门了解,这次芦山抗震救灾,我们坚持快速反应、就近用兵和专业用兵等原则,开展科学施救。第一时间派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工程、医疗、运输、防疫等专业力量,出动了预警机、侦察机、遥感飞机、大型运输机和直升机,实施空中勘察、抢通损毁道路、开设野战医院,使用生命探测仪、透墙雷达和破拆工具等专业救援器材。这些专业救援力量和先进装备在执行灾情勘查、远程投送、人员转运、物资运输、道路抢通、人员搜索以及医疗救治等方面都发挥了突出作用,也极大地提高了抢险救灾成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我们必须要从满足抢险救灾急需出发,合理确定兵力规模,这样才能确保救灾行动有力有序有效。比如,这次抗震救灾就是根据震区高山峡谷地形、救援作业面窄等实际情况来安排相关兵力的。
第二个问题,关于环太平洋演习问题,中美两国防务部门就此保持着沟通。
记者:我们注意到上个礼拜发布了国防白皮书,里面公布了陆军、海军、空军部队人数,另外还有两支为数不少的队伍就是武警和民兵,他们的数量在白皮书中没有公布。请问有没有可能在下一次或在什么样的时机公布这两支部队的人数?有没有一些考量的依据?
杨宇军:关于国防白皮书的军事透明度问题,我在上周专题发布会上已经回答了有关提问。至于提到的武警和民兵人数,以前已经在相关文件中公布过,比如武警人数在过去的国防白皮书中公布过,武警66万人。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