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央媒:解放军完成邓小平嘱托 不惜耽误20年(组图)

www.sinoca.com 2013-04-22  人民网



  [主持人]:看来世界武器装备的发展真是异彩纷呈,在这些装备当中能否寻求一些共性的因素,能否和网友介绍一下?

  [谭凯家]:要说共性的因素,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实际上我前面也提到了,现代武器的装备发展,可以说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前面我们对武器装备发展趋势的这样一个分析,可以感到21世纪的战争将是以信息化战争为主导的、以体系作战为主要作战样式的这样一个作战。也就是说,未来的作战,武器装备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离不开网络技术。战争和作战的样式,也就会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贯穿于武器装备发展的始终,也贯穿于现代战争或者未来战争的始终。

  [主持人]:谭教授,可能有些人持这样的观点,现代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发生了如此重要的一个作用,是不是咱们就能够断定,武器装备越先进的国家,它一定是能打胜仗,就一定能胜利呢?

  [谭凯家]:前面我们讲到了战斗力是人、武器装备以及人和武器装备的结合这三个基本的要素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先进的武器装备是赢得战争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它还不是全部。只有和高素质的人结合在一起,它才能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当然,作战除了武器装备以外,除了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以外,它还有一个战争指导、作战思想、作战理论等等,这样一些作战的宏观的或者是主导着作战思想、作战进程的因素,它也是影响着战争胜出的重要因素。或者说,武器装备只是它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不是它赢得战争的全部。

  [主持人]:您刚刚也一直在强调,人与武器装备结合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知道,在高新科技装备面前,短兵相接少了,跟咱们以前头脑里想象的那种战争的形式少了,人力的作用是否一直在持续下降呢?它又在其中起到怎样新的主导作用呢?

  [谭凯家]:我不这样认为,实际上前面我们也讲到,武器装备,它是人的智能的一个物化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首先,先进的武器装备是由人研制和生产出来的。没有高科技素质的这些研制人员,你就不可能研制和生产出先进的武器装备,这是武器装备的一个先决的基础。从这个大的范围上讲,人的素质的重要性,实际上要比过去更加重要。

  [谭凯家]:回过来讲,冷兵器时代、机械化时代,它都是与人的体能、技能有关系。而信息化,它是人的一个全面的体现,它不仅仅反映了人的体能、技能,它把人的智能也叠加在武器装备里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信息化武器装备,是人的智能的一个拓展。所以,没有先进的人,首先就不可能研制出先进的武器装备。

  [谭凯家]:另外一个方面,再先进的武器装备,它也是由人来进行使用的。即使达到了无人化的程度,它也需要人进行控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先进的武器装备对我们现代的军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高现代军人的科技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先进的装备放到你手上,你不会组织训练,你不会正确地运用它。那么,先进的装备也是一堆废铜烂铁。所以,先进的装备必须与高科技素质的现代军人相结合,才能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人的作用反而比过去更加提高了。比如说冷兵器时代,你只要有体力,你只要块头巨大,就可以将敌人消灭。

  [谭凯家]:刚刚讲到信息化武器装备,它体现了各个方面,从感知到指挥控制到信息对抗,这些实际上都是人的智能的一个高端的较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人的作用反而更加提高了。或者说,人的素质更加重要了。

  [主持人]:近年来,我们国家的高新武器装备也是频频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很多军迷都是大呼过瘾,比如咱们“辽宁”号航母的下水、歼-20的试飞,但是国外媒体也有这样一种声音,就是“中国威胁论”。甚至有的媒体说中国龙露出了牙齿,针对外媒的这些评价,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谭凯家]:我想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毫不稀奇。二,这个说法是危言耸听。

  [谭凯家]:毫不稀奇。我们知道,中国的武器装备发展,我们基本上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包括刚才你提到的航母、歼20,都是我们国家的装备科研人员通过自主创新发展出来的。但是,西方国家一直在叫嚣这样一些威胁理论,可以说它是在限制中国科技的发展。而且这个限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历史了,从过去的巴统委员会,实际上就在不断地限制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到了现在,美国、欧盟这些国家,还在对中国进行高科技出口的管制,一些高科技的技术产品是不向中国出口的。我想,它们抛出这样的思维,还是想进一步地限制我们中国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

  [谭凯家]:第二个方面是危言耸听。我们知道,从航母这个角度讲,在世界范围内,航母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在二次大战的时候,航母在欧洲战场,包括亚太战场,日本和美国的航母这些,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二次大战到现在也有六十多年了,中国现在才有了自己的航母。现在世界上有航母的国家,除了美国、俄罗斯,包括周边的印度,都有了航母。中国作为海洋大国,拥有航母是自然而然的事。从我的观点来讲,很多专家也这样讲,中国有一艘航母,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国家安全的需要,或者是我们国家利益拓展的需要。至于歼-20第四代战机,美国的F-22已经大批量地装备部队,并且能够投入实战应用,而我们的歼-20才刚刚试飞,离真正的装备还有一段时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外媒体炒作我们中国的“军事威胁论”也罢,“科技威胁论”也罢,我认为都是危言耸听。

资料图:广州军区主战坦克快速冲击。

  [主持人]:还有很多网友特别想了解,咱们国家的武器装备的发展,在世界水平上来说,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谭凯家]:前面讲这个问题的时候,也点到了这一点。中国的武器装备,我刚才讲到了,是在自力更生为主、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一个前提下发展的。当然,我们也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总的来讲,我们武器装备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它的发展是巨大的。我们取得了很多创新性的成果。但是,由于我们在70年代、8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邓小平同志让军队忍耐,这种忍耐主要是在装备发展方面,我们做了忍耐。这个忍耐,使得我们装备的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至少20年。

  [谭凯家]:因此,我们现在这20年的发展,我个人认为,一个方面,我们是在补缺,也就是说补我们忍耐20年的一些欠帐。第二个方面,我们是在积极赶超。尽管如此,我们的装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由于我们的欠帐比较多,我们的幅员比较辽阔,军队的规模比较大,所以我们先进装备的数量和规模还是比较有限的。

  [谭凯家]:比如说,我们现在陆、海、空、三军的装备,基本上是以第三代为骨干、第二代为主体。什么是第三代呢?也就是说,美国、俄罗斯广泛装备的像F16、F15、苏27这样一些先进的战斗机,美国已经全面实现的三代机、四代机为骨干,而我们现在还是三代机作为我们的骨干,大部分还是二代机。当然,陆军的装备,二代的装备更多一些。

  [谭凯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世界范围内来衡量,我们与发达国家,或者是与军事强国的距离,至少还相差有20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还要不断地赶超,不断地加大一些新装备列装的规模和数量。

  [主持人]:除了您今天说的武器装备以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更新的科技概念是值得网友们再多关注一下的?

  [谭凯家]:现在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用一句老话讲,一天不学习,你都赶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在科技领域,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涌现。我想从军事领域上讲,有两个概念值得广大的网友关注。一个是由“云计算”和“大数据”可能带来的“云之战”和“数据之战”。我们知道,“云计算”现在炒得比较火,美国去年7月份,发布了一个云计算的战略,这个战略把云计算的应用,它未来产生的对安全的影响,它对各个方面带来的变化,做了一个分析。美国国防部的一个信息官员这样讲到,云计算环境能够为美国本土到战场作战人员所处的联合信息环境提供保障,从而在整个国防部范围内产生实实在在的利益。

  [谭凯家]:从这个角度来讲,云计算对未来作战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我们知道云计算说到实质它是进行一些庞大的数据处理的,而现代战争,刚才我们讲到了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是我们现代战争的一个主导。这些信息化武器装备,离不了信息的支持,离不了数据的支持,而这种数据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关注这样一个新的概念。

  [谭凯家]:第二是大数据。实际上大数据,我认为与云计算也是密切相关的。它也是继物联网、云计算之后,信息技术和服务模式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要关注这样一些大数据的概念为军队、为国家安全所带来的一些影响。

  [主持人]:在访谈的最后,我们想请谭教授为我们说一下,咱们这个系列访谈的筹备情况,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谭凯家]:我们和人民网合作,给大家解读世界一些主要武器装备的发展。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和大家关注的一些问题,我们想从陆、海、空、航天、导弹武器等这样一些装备的大类上,分门别类地,为网友所关注的先进武器装备进行深入的解读。在解读的过程或者解读之后,广大网友还有什么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安排一到二次网上的在线应答或者实时的来解答网友关注的一些问题。

  [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谭教授为我们谈了这么多关于世界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总体概括,再次谢谢谭教授的光临,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谭凯家]:再见。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解放军总参谋长:朝鲜有可能进行第4核试验(组图)
下一篇:解放军总参谋长对美表明态度:别和中国发生对抗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