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专家称中国可为美国建高铁 美帮中国造航母(图)

www.sinoca.com 2013-01-31  环球时报



  余万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人们大都认为中国集权所以政策协调,美国多元所以政策不协调,是这样吗?中国版的巧实力可以叫“软硬兼施”,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使用还是比较有效的。当前“亚太再平衡”过于侧重军事,相比之下,美国在中东是硬目标,软手段;在亚洲则是软目标,硬手段。

  威廉・托比(William Tobey,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前美国国家核安全署官员):近期来看,亚太形势不容乐观,南海争端源于民族主义,亦或是资源?如果是资源,看欧洲国家如何解决北海争端,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单独开采资源。在朝核问题上,实现全面、可核查、不可逆转非核化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中国某种程度上在保护朝鲜。因此中美两国如何应对一个和平统一的朝鲜半岛?关键问题是美国驻韩军力何去何从。

  柯庆生(Thomas Christensen,美国国务院前助理国务卿帮办):中美不是零和关系,在军事规划方面的确存在一些竞争和紧张关系。朝核问题成了一个障碍,这很有讽刺意味,因为朝核问题是中美共同利益最明显的地方。在南海问题上,美国的确有其利益存在。事实上如果美国把自己直接卷入到南海争端,就损害了美国和中国的利益。

  沈丁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中美关系中,合作、对抗、竞争最常见。美国继续对台军售使中国常常怀疑美国的意图。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没有把自己的立场说得特别清楚,这使得美国和其他国家感到紧张。但去年中国的确没有宣称对整个南中国海拥有主权。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继续和平崛起,将会选择性地在某些领域取得优势,但不是全面优势。亚太未来的一种可能性是权力分享,中美在地区问题上需紧密磋商。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性,中国军事投射能力增强,美国有针对性地进行军备建设。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建立?

  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前美国副国务卿):中美需要一个新型大国关系,积极方面是现在有很多对话机制,消极方面是相互信任较少,在伊朗、缅甸问题上政策相左。如何开始新型大国关系呢?中美需要更多会面,要经常性持续对话。2013年阿富汗问题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中美都希望地区稳定。在涉及伊朗、朝鲜、巴基斯坦、南海等问题上,不定期邀请中国参与美国及其盟国对话,比如中美日,还有印度。

  倪世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前院长):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目标,其可能性在于中美经济相互依赖。也有必要性:在反恐、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地区稳定等问题上,没有中美合作无法解决。挑战主要有三,一是政治制度、文化、历史存在差异;二是中美核心利益的冲突:台湾、南中国海、钓鱼岛等问题上,很多中国人不相信美国所谓的“中立立场”;三是美国战略调整和中国战略机遇相撞,不信任感增加,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再平衡”战略针对中国。

  贾庆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历史上有和平崛起的先例:一战前的美国,二战后的德日。目前中美之间无领土争端,贸易相互依存,中国不挑战既有国际秩序,与霸权国有某些共同价值观。新型大国关系建立挑战主要在于中国有双重、矛盾的利益和认同:是富国,还是穷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等等。美国很想知道中国长远目标是什么,但这不可能,因为中国自身还在变化之中,自我认同也还在塑造之中。

  约翰・伊肯柏里(John Ikenberry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教授):亚太地区大国关系的本质在发生变化,从部分的霸权体系过渡到部分的势力均衡。现在亚太地区范围延伸到印度、澳大利亚。旧体系对某些国家仍有吸引力,新的势力均衡并没有将美国挤出亚太。这个地区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但未来局面的稳定度如何?中国如何将经济影响力化作政治影响力?中国需要找到安抚邻国的方法符合美国利益。

  王缉思:中国要成为世界大国,不需要先成为区域霸权。中美应展开良性竞争。我提议,中国可帮美国建华盛顿-波士顿的高铁;美国可帮中国建第二艘、第三艘航母。 (近日由教育部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共同举办了中美关系研讨会,本文为该研讨会内容摘要,由节大磊整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以色列战机轰炸叙利亚科研中心 低空潜入(组图)
下一篇:俄媒称中国运20是俄制发动机加乌克兰机翼(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