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歼-20战机。
朱知寿,1966年出生,工学博士,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中航工业钛合金材料技术首席技术专家。自1991年从事航空用钛合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工作以来,朱知寿以其不竭的创新能力,至今已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项目10项、型号技术攻关项目3项;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技术攻关项目 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航工业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国家发明授权专利2项、国防授权专利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航空报国优秀贡献奖”。
正如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评价航材院时说到的“长空铸剑,材料当先”,作为中航工业钛合金材料首席技术专家,朱知寿领导科研团队实现了我国关键钛合金主干材料立足国内和自主保障,第一次摆脱了飞机结构用钛合金材料对仿制俄系和美系钛合金的长期依赖。他先后创建了我国高强韧(TC21)和中强度高韧性(TC4-DT)飞机结构用高性能损伤容限型钛合金材料及应用技术,以及超高强度钛合金(TB8)应用技术,为我国飞机用先进钛合金材料按系列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钛合金材料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初,朱知寿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资料图:中航工业航材院首席专家朱知寿。
创新引领技术进步。朱知寿通过工艺创新,在航空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实现了新一代航空钛合金材料从单一高性能到综合高性能的重大跨越。他先后提出了“新型钛合金准锻造工艺”和“钛合金准热处理工艺”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以及综合高性能钛合金材料加工、焊接和成形等系列应用技术,形成了我国新一代飞机用高性能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系列应用技术体系。例如,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创新,使TC21钛合金集高强、高韧、高模、优良焊接性能、损伤容限五大特点于一体,综合性能水平达世界领先;同时使TC4-DT钛合金具有中强、高韧、优良焊接性能、损伤容限等特点,相比国外同类材料具有更加综合的优异性能,并得到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国飞机钛合金从仿制到创新、从静强度到损伤容限、从单一高性能到综合高性能的重大跨越。
朱知寿的创新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攻关上,对于应用,他也是行家里手。他提出两项专利技术,形成了我国新一代飞机用高性能损伤容限型钛合金系列应用技术体系。他常说,技术创新不完全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还要结合工厂与实际应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朱知寿每年有一多半时间都要往返于各飞机制造厂、锻造厂和材料厂,将他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迅速与实际结合,实现创新应用。
他通过应用创新,在我国首次实现了损伤容限型钛合金在飞机关键承力构件上的大量应用“零”的突破。“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为了满足我国新一代飞机高减重和长寿命设计需求,朱知寿首次采用创建的我国第一个高强韧损伤容限型钛合金(TC21)在多个机种上关键承力部件的装机领先应用,让我国损伤容限型钛合金在我国飞机关键承力部件上得到批量应用,实现了“零”的突破,从而提升了我国飞机钛合金用量及应用水平和安全可靠性;并进一步采用TC4-DT 中强高损伤容限型钛合金在我国飞机上的大量应用,从而提高了飞机的减重效果、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在我国关键主干钛合金材料必须立足国内、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摆脱长期以来航空关键钛合金材料依赖国外的被动局面,实现自我保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探索新型航空材料研制模式创新,朱知寿领导科研团队开辟了一条按中国特色建立航空主干材料的研制与工程应用模式。通过主持“九五”预研、 “十五”预研和“十一五”预研材料专项等项目,朱知寿依据上级机关决策和航空工业发展要求,选择长期制约我国装备发展的钛合金材料关键技术为突破点,通过研制模式创新,在关键技术突破后及时转型,组织工程化研制,创立了一条投入少、周期短、效果好、符合国情和材料发展规律的研制与工程应用模式,遵循材料研制和应用研究的全过程原则,解决从技术攻关到工程应用的断层,迅速提升主干材料的技术成熟度,为工程化和型号应用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技术保障。
朱知寿同时推动建立了管理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团结协作、集智攻关”的团队精神,培养年轻骨干力量,依靠专家在重大节点上进行技术把关,项目主管部门和承研单位采取系统工程方法,按照合同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节点评审和过程监督,确保关键主干材料研制与成功应用。
资料图:中航工业朱知寿博士。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