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军于工
真正的日本军力,雪藏于强大的工业体系之中。
“日本国民对于解放军的印象就是‘人民战争’和‘人海战术’,往往低技术和‘山寨’就是中国军力的代名词。”富士电视台在一档防务节目中如此评价中国军力。
始于明治维新的技术传统,使得日本自卫队的装备技术含量很高。日本现有装备几乎都不过30岁,军舰服役年限不超过20年。2005年以来,日本更是以每年一两艘的速度建造新型驱逐舰,海上自卫队的平均舰龄不足15年。
日本还在按照“一退一进”的手法,退役一艘旧潜艇,服役一艘新潜艇,潜艇部队的数量始终保持在16艘。这种快速的更新换代能保证潜艇水平始终先进,而退役的潜艇则被封存起来,以备战时使用。
濑户内海沿岸的船坞,三菱重工、住友重工、日立造船等11家造船厂分布于此,这里是日本造船工业的圣地。中国船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日本的年造船能力为1800万吨,军舰占2%多一点。如果按照战时动员,这些工厂将开足马力,至少可以达到二战时期21%的比例。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时保持多只母鸡生蛋的能力,这是日本的聪明之举。
日本的驱逐舰一般会交给三菱重工旗下的长崎造船厂、石川岛搏磨造船厂,潜艇则会交给神户造船厂或者川崎重工。日本的每一款军舰都交给两三家工厂同时制造,这样,战时将有多家工厂同时具备军工能力。
“无论是加强军事演习,还是购买新型装备,都是在提高军力,震慑潜在对手,日本一直在为实现‘正常国家’铺路。”国防大学教授韩旭东注意到,除了频繁的军事演习之外,日本在购买大型巡逻船,以及驱逐舰和战机等装备。
战后的日本《和平宪法》严厉地限制了自卫队的服役人数。然而,漫步于东京、广岛或者京都的街头,总能看到很多日本各类军官士官学校的军官。
日本2011年度的《防务白皮书》透露,日本军事院校教师职工人数占服役人数的4.8%,远高于中美等国。这些教员来源广泛,裁军而富余出来的年轻军官和技术人员,以及飞机、舰艇数量减少而无处可去的飞行员和舰员,都被安排到了军校。
一旦战争爆发,日本陆上自卫队可以在三五个月至年内,将现有规模扩充两倍以上。为了培养出更多的舰长,海上自卫队的舰长总是频繁轮换着。
“团七成,连五成”,这是一句日本自卫队内部流行的谚语。陆上自卫队通常下辖四个连队(相当于中国团的编制)团,然而,只有三个连队团的编制齐整,剩下的一个连队团平时仅编入20%的现役士兵。战时,将由应急预备役人员随时填空。
这些只有军官的“架子团”,正是战争机器中藏水的海绵,战事一起,就可吸收更多的兵员。
仰仗“第五条”
当然,日本最害怕的当属外援断绝。
如果美国在日本涉外冲突中态度消极,那么日本在与大国对抗时就没有底气,这是日本的先天问题,也是日本最无奈的地方。
日本也承认,海上自卫队虽然具备打赢常规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实力,但不足以应付更大规模的战争,航空自卫队甚至不如中国台湾的空军,更比不上韩国空军。导弹及其反导系统的弱势,更是日本的阿喀琉斯之踵。
日本更多仰仗着《美日安保条约》。
1960年,美日签署的《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规定,美国有义务保护“日本拥有行政权的地区”,而日本宣称对钓鱼岛拥有“行政权”。钓鱼岛争端,美军是否会履行条约?
“美国挑起钓鱼岛争端,已达到阶段性目的。”滕建群说,这是一个危险的平衡。
美国武装日本的前提是,既要让日本有足够的实力,冲在“空海一体战”的前沿,又不能让日本足够强大,进而挑衅邻国,甚至抛弃美日军事同盟。眼下的矛盾却是,美国要让日本“乖乖听话”,而日本则想把美国捆上自己的战车。
美军如何插手钓鱼岛争端?透过美日数场军事演习,有军内专家认为大致可能有三种情形。
情报支援,是美军最低限度的军事介入方式。日本具备较强的防卫作战能力。美军“Link6”等数据链有意整合日本自卫队的情报,美日现行的“C4SIR”系统已实现“一点发现,全网皆知”。
五角大楼2012年9月份的报告显示,一旦钓鱼岛爆发武力争端,日本的情报系统将首当其冲。
启动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军介入钓鱼岛争端的第二层次方式。如果战争超出钓鱼岛范围,美军可能启动“爱国者”PAC-3和“萨德”反导系统,在日本以及驻日美军基地和重要城市附近构筑防火墙。在日本海,新型的“弹道导弹防御型宙斯盾”也会竖起一道反导篱笆墙。
最严重的军事介入,是美军赤裸裸地参与战争,这种可能性很小。即便如此,2012年春天,美国兰德公司仍利用空战数学模型,进行了这种军事介入推演。
有中国学者认为,在重返亚洲战略下,“美国不希望他的传统盟友跟中国走得过近,而钓鱼岛就是美国在中日之间打上的一个楔子”。
但是介入到什么程度,却是一门艺术。美国人希望在介入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