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川藏线
图3 川藏线
回想1962年中印边境那一仗,为什么要在10月打,就是要避开洪水频发的雨季。即便如此,支前的牦牛也有三万多头,物资准备就整整驮了三个月。中方的所有物资,还有伤员、烈士,都是靠老乡背。一发100mm迫击炮弹,一人只能背一发。50人运上来,几分钟就敲出去了。那时战区家家户户都出人,当地老乡十二三岁就能背一百四五十斤。德东下边有个扎西家的小男孩,才四岁,背了四筒罐头,也有八斤重,要父亲牵着他爬山支前。
依靠这样的后勤,结果仗打胜了,还是要主动停战,还要主动撤回来――你以为一向争强好胜的毛泽东愿意撤?老兵回忆说,打胜的部队撤回到出发地,满以为凯旋归来可以庆祝一番,哪知却“饿了几天”,“远不如在前方吃缴获印军的食品好”。为什么?因为没有粮食了,长期积累的支前物资已经消耗殆尽。你说,这仗能打得下去吗?
仗打完了,守也不易。
当年中国十八军进藏,全军总人数七万余人。实际上真正进藏部队只有八千多人,其他人都是服务于后勤,相当于每进藏一个人,后方要有八个人支援。
西藏高原面积虽大,能够种植粮食的地区却极少,生产的粮食仅够本地人吃,所以全靠外运。驻守西藏里孜某连队,1985年吃的是1962年的大米,23年的大米年头比全连士兵平均年龄大一岁。1996年普兰某边防连吃1982年的罐头。燃料也是大问题,西藏没有石油,每运抵西藏两车油,要消耗一辆相同油罐车运的油。当年有的连队甚至为了分一支蜡烛也要召开支部会作决定。
所以,当印度宣布向中印边境增兵时,有的网友只会激烈的呼吁我们以加倍增兵相对抗,甚至责怪解放军对印度挑衅的软弱。呵呵,殊不知,排除政治和外交因素,仅仅因为后勤,也不能这样做,因为根本就做不到。曾几何时,驻藏部队大部分士兵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病,伸出手来,十个指甲个个凹陷、发紫,得高原肺心病去世的战士也不在少数。在物资匮乏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的士兵年复一年的用青春、健康,乃至生命,守护着中国的那一片海拔最高的领土。他们能在那里站着,甚至能在那里活着,就已经是在进行一种残酷的战斗。对于这样的军队,我们无可指责。
中国政府当然也在为边境地区增加投入。仅以营房来说,1950年代是地窝子,在地上挖个坑,上面盖上顶;1960年代是土坯房;1970年代是石木结构;1980年代改为钢筋水泥;21世纪开始向楼房过渡。由此带来的是翻番上涨的后勤需求:上世纪八十年代,每个边防士兵年需物资1.2吨,到1996年,每个士兵已经需要一汽车运量物资──即四至五吨。注意:这仅是和平时期的需求。
所以,中国要想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甚至要解决保住西藏的问题,必须先解决的,就是后勤。后勤问题的解决,必须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入为前提。而中国国力的持续增长,终于为这个前提的实现打开了大门。
以2006年通车的青藏铁路为例,现在如果进行单向密集运输,那么在一个星期内最多能够向西藏运送6.3万吨物资,这足以保障我军5个山地旅持续作战。
再如,西藏阿里军分区近年来仅仅为了解决边防连队的危房改造、煤炉取暖改成土暖气、太阳能洗澡水、照明用电和蔬菜供给这五项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就花了2000多万元,等于他们所驻防的阿里地区1995年全年财政收入(2190万元人民币)――现在国家真是不差钱啊。墨脱县驻军只有一个营,以前需要的物资全靠雇佣老百姓翻山越岭往里背,现在依靠公路和直升机,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的基础建设,并非完全为了军用。日益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为西藏自身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且从战略上,将西藏的经济、文化、政治更加紧密的与内地融为一体。青藏铁路一通车,拉萨菜价就降了一半。西藏旅游业更是呈现“井喷”式发展,西藏机场的一半人流都是游客。仅2009年西藏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1万人次。近5年来,西藏招商引资的实际到位资金总额已近200亿元。西藏正在不断打破封闭,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藏医、藏药、藏食、藏文化在内地乃至全球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反观印度,长期以来忽略边境地区的发展。因为他们担心,“假如中国入侵印度,印度的公路、铁路和机场等将有利于中国军队长驱直入”。虽然印度在中印边境附近有51个机场,数目远远超过中国的5个,但基本都是小型简易机场,而且很多已经多年失修。预计2012完工的73条边境战略公路,到2011年实际完工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印度国防部承认“在边境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上远远落后于中国”。而且印度的边境建设基本是单纯为军队服务的,并没有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太多的贡献。《印度时报》编辑英德拉妮-巴格姬表示:“一直以来的战略是,让边境地区保持不发达状态,让中国无法越过”。这种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建设,既缺乏动力,也难以持续。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