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中国航母舰载机起降遇困难 起飞像高山滑雪(组图)

www.sinoca.com 2012-10-22  北京晚报


资料图:中国辽宁舰立体解析图。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在正式服役后,有网友在其飞行甲板上拍到了疑似战斗机轮胎接触的痕迹。同时在一些网站上出现了“辽宁”号航母在海试过程中,有国产战斗机以极低的高度掠过航母的照片。这些都引发了各界对中国航母作战能力,特别是航母舰载机的猜测。

  中国舰载机什么样

  猜测

  歼十战机能上舰吗?不能

  歼十一行不行?理论上行

  目前,中国尚未正式向外界公布航母舰载机的正式型号,但这不妨碍我们从一些公开信息中进行一些合理和逻辑上的猜测。

  从技术基础上来说,歼十的面世,标志着中国具备了生产第三代战机的能力。歼十和世界各国现役主流舰载机的对抗并不会落下风,相比原来的歼八、歼七更是整整先进了一代。但是歼十能上舰吗?不能。因为歼十只有一台发动机,而现役主要舰载战斗、攻击机全都装备有两台发动机。在远海这种相对恶劣的战场上,战机装备两台发动机要远比一台发动机更有保险系数。

原文配图:辽宁舰上的光学助降设备。

  那么在60年国庆阅兵中亮相的歼十一战机行不行?理论上来说,歼十一这种双发重型战斗机是比较适合的。俄罗斯航母的苏-33舰载机就是通过苏-27开发的。但从空军战斗机到航母舰载机,使用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空军的飞机一般都有机库,有的还有坚固的机堡,可以说住的是单人豪华间。而航母舰载机环境就恶劣多了,除了高温、高湿、高盐对战机的腐蚀,战机还要把机翼折叠起来,像挤大通铺一样排在航母机库里。

  因此航母舰载机的设计不但要适应海上作战的腐蚀性环境以及弹射器弹射起飞和降落阻拦装置的“粗暴蹂躏”,折叠机翼的强度还要满足空中高强度作战的需要。一旦本来应该在机库折叠的机翼,却在空中发生了折叠,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显然,即使是在歼十一的基础上研发舰载机,其技术挑战也不亚于设计一款新战机。

  近期中国网络和相关军事媒体纷纷披露,中国研制航母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的照片,其外形和苏-33的原型机T-10K非常接近。苏-33属于重型舰载战机,和美军现役的F/A-18E/F舰载机属同一档次。但是由于采用滑跃式起飞方式,在航程与载弹量上,反而略逊一筹。如果对苏-33的机体重量、航空电子等方面持续改进,它完全能够成为现役美军F-18、法军“阵风”之外的另一航母舰载机标杆装备。

  基于现有双发重型三代机技术来开发航母舰载机是比较合理的道路。然而即使舰载战斗机研制出来了,也仅是一个开始。新装备必须要能够按照不同要求成功从航母起飞降落才算圆满成功。

  舰载机起飞不简单

  分类

  美法巴航母使用弹射

  英俄中航母使用滑跃

  现代航母舰载机的起飞分为三种类型:弹射起飞、垂直起飞和滑跃起飞。目前美国、法国、巴西航母使用的均为蒸汽弹射起飞方式。英国、泰国、意大利、印度、俄罗斯和中国航母使用滑跃起飞。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中俄两国航母可以起飞重型舰载战斗机,而其他国家航母只能以滑跃(包括垂直)方式起飞轻型战机。美军一些两栖攻击舰被视为准航母,上面搭载的战机则以垂直方式起飞作战。

  比较

  弹射起飞似用上弹弓

  滑跃起飞像高山滑雪

  弹射起飞类似于弹弓,把飞机从飞机甲板上弹射出去;而滑跃起飞有点像高山滑雪,战机最后利用上翘一定角度的甲板,飞离航母。弹射起飞对飞行员的要求较小,相比之下俄罗斯的重型舰载机滑跃起飞对飞行员要求较高。而且,作为航母防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预警机,没有弹射器是根本飞不起来的。

  有人问了,弹射既然这么重要,那就用呗。但这弹射器虽不是高技术的产物却是高工艺的产物。在高峰期间,航母每30秒就需弹射一架战斗机。在这种状态下,一旦弹射器的气缸或者制动装置质量是“山寨”水平,就意味着飞行甲板下有个随时可能爆炸的蒸汽炸弹。

  如果从航母的用途和性能上考虑,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弹射器仍是第一选择。美国在研制新一代电磁弹射器,因为现有蒸汽弹射器的性能已到极限,满足不了新一代战斗机要求,而且电磁弹射器的推力大小可调节,这样航母不但可弹射有人战机,还可以弹射无人机。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媒体:中国远海训练逐渐频繁日方别做危险动作(图)
下一篇:日船询问何时撤退?中国渔政精辟回应“想来就来”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