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二炮部队野外吊装疑似新型东风25中程战略导弹。
独步天下的“导弹之王”
东风-25型中程弹道导弹是中国近年在东风-21(DF-21)中程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近年来陆续装配解放军二炮部队。该弹有效射程预计为3200公里,在中国本土发射可打击亚太大部分地区,包括美军太平洋关岛基地。东风-25采用高能固体火箭推动,弹头舱能携带3枚分导式核弹头,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种能够携带多枚弹头的中程导弹。
东风-25弹道导弹是解放军装备的第二种2级固体燃料中程弹道导弹,另一种东风-21丙(DF-21C)型弹道导弹在80年代末期开始服役。这两种导弹都具有覆盖1700公里以上目标的能力,但东风-25的有效载荷达到2000公斤,比载荷仅有600公斤的东风-21要大很多。从这两种导弹的发射车图片来看,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DF-21C型导弹的机动发射车与东风-25一样也是WS-2500轮式10×10重型卡车,但两者的显著区别是,前者的导弹发射筒尖端是露在驾驶室上部的,且导弹在载车上是倾斜状态;而后者显然是改进型驾驶室,导弹发射筒的尖端已经深埋进了驾驶室后部凹进去的部位,且导弹是前后成平衡状态贮存在发射筒内的。这样不但使其占用的空间更少,而且对于导弹的运输贮存更有利。
东风-25型中程弹道导弹据称有六大本领:即抗干扰性好、机动性高、高度智能化、打击精度高、具备多弹头打击能力和较强的隐身能力。由于该型导弹采用了微处理器智能模块集成技术,且导弹制导系统具有人工智能干预技术,所以抗干扰能力和智能化能力极高。
资料图:二炮部队野外吊装新型东风中程战略导弹。
东风-25型导弹属于地面车载机动弹道导弹,其载车集储存、竖起、发射三位一体(TEL),每组TEL另配5辆后勤车辆保障。平时,东风-25的TEL储藏在深山和地下的洞库中,战时拉到预定发射阵地进行发射。其展开程序依次为,各型车辆进入阵地,启动地面设备,竖起导弹,完成平台调平,瞄准及射击诸元准备后,导弹即可进入发射,准备时间应在10分钟以内。该弹采用冷发射,先以燃气动力将导弹推离发射筒,当导弹离地20米时,火箭再点火使其加速升空。
据目前的分析和推测来看,东风-25可以携带高爆弹头(HE)、反装甲子母弹药(BAT)、燃烧空气弹药(FAE)以及专门用于毁伤电子设备的电磁脉冲弹药(EMP)。该导弹用更多的新型制导与分导手段,并增加诱导弹头,修改原有的弹头设计的模式,采用“隐形战术弹头”概念,以减少弹头在实施分导开始阶段的“雷达反应红外线”特征,使得东风-25导弹更加难以拦击。
如果以上推测真实可信的话,那么东风-25在这个领域显然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运载和打击平台。
打航母、打卫星不在话下
东风-25型中程弹道导弹是自东风-21型战略导弹改良而来的,在其基础上加大了射程,改良了打击精确度,完善了弹载电子设备,并使之能携载三枚弹头,为此使其具有了多目标打击能力。
与东风-21型导弹相比,东风-25型导弹的射程和精度都有相当的提升,由于预计其射程约3200公里,应该属于战略战术地地导弹的范畴。从照片来看,应该比DF-21更轻,更适合核常兼备的战术作战任务,估计圆概率误差在50米以内,如果与北斗二代配套,则其实际打击能力还将会进一步提高。如果说东风-21丁(DF-21D)是解放军发展的第一种反舰弹道导弹的话,那么,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更加难以拦截的东风-25型导弹,就是解放军在近年努力发展的第二种打击航母的“撒手锏”!
目前各导弹发达国家均拥有多种具体的反卫星方式,中国的新型东风-25型导弹经过改造也可以担负反卫星角色,一旦需要,其射程可以覆盖在静止轨道运行的卫星。
据称,解放军目前正在借用东风-25进行开发携带多枚常规弹头打击航母作战群的相关技术。在此情况下,东风-25导弹可以选择装1枚常规电磁脉冲弹头,在目标海域上空爆炸,用于打击瘫痪航母编队的电子设备,使其失去战斗力;如装1枚末端精确制导常规弹头,用于集中攻击航空母舰;如装1枚“钢雨” 穿甲弹头,利用该弹爆炸时形成的数千枚超高速硬质钢丸,穿透航空母舰的外壳。因为东风-25型导弹能够携载总共2000公斤的弹头(是东风-21的三倍还要多),因此,分配给每个弹头重量足以满足这种多任务的要求。
据“国际评估暨战略中心”的报告指出,中国的东风-21改良版中程导弹已经配置了先进的末制导弹头。如果把东风-21导弹一并计入,显示中国大陆正在升级其地区性导弹战力,兵力投射可涵盖印度、俄罗斯、日本、韩国和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部署。而东风-25导弹由于采用更多的新型制导与分导手段,并能够携带诱饵弹头,且其末端突防的弹头设计采用“隐形战术弹头”概念,以减少弹头在实施分导开始阶段的“雷达反应红外线”特征,因而使得东风-25导弹更加难以拦击。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