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夜之间,新一轮的反美浪潮就弥漫整个中东。
9月13日,也门数百示威者与守卫使馆的安全部队发生冲突,造成至少一名示威者死亡,多人受伤。此前一天,美国驻利比亚、埃及两地使馆受到冲击。
美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遇袭身亡。这是33年以来第一个被恐怖分子杀害的美国大使。
突然打击让美国有点“蒙”。总统奥巴马虽发誓要严惩凶手,但已经没有“9?11”之后的霸气。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是美国长期不平等对待伊斯兰国家的后果,更是美国在中东的新干涉主义的全面败退。
重大外交悲剧
史蒂文斯是在美国驻利比亚大本营受袭身亡,这被誉为是美国外交史上的重大悲剧。预计这起事件将对奥巴马的总统连任造成重大冲击。许多美国官员表示,“不太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激起中东穆斯林怒火的是一部被认为“亵渎了伊斯兰先知”的美国电影,该电影据称是纪念“9?11”的专题片。近些年,美国使领馆在世界各地遭到的抗议不少,但直接针对美国使领馆的恐怖袭击即使在反美势力嚣张的国家都比较罕见,更何况这次流血事件发生在曾被称为利比亚革命堡垒的班加西。《纽约时报》称,中东革命给该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没有打消人们对美国的仇恨。穆斯林的反美浪潮可能“刚刚开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华黎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袭击事件的发生,是因为美国长期以来在文化上有一种优越感,不平等地对待伊斯兰国家,造成伊斯兰人民对于美国的敌视。而此次美国在“9?11”之际放映由犹太人制作的诋毁穆罕默德的电影,显示了美国对于伊斯兰文化极不尊重,引燃了长期积累的敌对情绪。
新干涉主义惹祸
有分析认为,美国提倡的“中东民主政策”过于重视军事干预,而忽略了其宗教社会的复杂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安惠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在中东的政策并不是从中东人民的利益,而是从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是为了确保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具体来说,美国是要控制中东地区的能源增长和石油运输通道。另外,美国对待中东国家的态度是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待利比亚、叙利亚、伊朗都是如此,这是美国的一贯做法。
安惠侯认为,美国在中东的行为是新干涉主义的表现。一个阿拉伯国家,不管是革命还是暴动,都是这个国家自己的事情,它的政权更迭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来决定,由外国来推翻一个政权,扶植一个政权,这就是干涉内政,这种做法是不可能对当地的百姓有好处的。美国的新干涉主义对于当事国来讲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加剧矛盾,加重死伤。
安惠侯表示,这次美国大使在利比亚被害,反映了美国在中东的一系列政策,即它的反恐政策、推行民主自由价值观政策和新干涉主义政策是失败的,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美国一方面标榜要民主自由,但另一方面又明显存在对伊斯兰的仇视和不公正对待,引起了伊斯兰世界民众的不满。
“反恐牌”已失利
在去年拉登被击毙后,美国一度以为反恐可以告一段落,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级别可以调低,奥巴马也将此作为自己的执政功绩。然而,“大使之死”让这一切骄傲顿时失色,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乘机批评奥巴马的中东政策。
罗姆尼的外交政策顾问威廉姆森向美国媒体表示,奥巴马错误的中东政策和他未能在“阿拉伯之春”中树立美国的领导地位,导致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下降,并为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袭击美国外交官创造了条件。虽然奥巴马政府誓言要“报仇”,但是所派遣的军事人员也只能起到安保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袭击事件发生后,总统奥巴马12日和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通电话,双方表示要防止此类事件在阿富汗再次发生。
利比亚国民议会9月12日经两轮投票选举现过渡政府副总理穆斯塔法?阿布?沙古尔为利新政府总理。沙古尔政府将在一个月内开始工作,在这期间将与总理凯卜领导的过渡政府交接所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沙古尔是电气工程专家,在美国求学多年并在美国发展,在利比亚发生战事后回国参政。(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