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旅长杨永飞检查新飞行员飞行准备情况
记者近观南空航空兵某旅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超低空体系对抗――
信息主导:战鹰长上“隐形翅膀”
丁义波 本报特约记者 闫国有 张 力
飞行副旅长变身“体系指挥员”
“这一仗打得真带劲!”
飞行归来,坐在记者面前的南空航空兵某旅副旅长杨发孟,高兴地一拍飞行头盔说。
常常“领衔”执行攻击海面舰艇任务的杨发孟,此番飞行不同寻常:作为蓝方,他指挥不同型号的7架战机先后升空,联手对红方实施电子侦察和电磁干扰,对地面防空力量实施火力打击压制,对海上舰船超低空隐蔽突击。
“在过去,海上超低空攻击,我们都是孤军深入,一种机型,几架飞机,交替掩护。”杨发孟记忆犹新,“很有点上刀山下火海的孤胆英雄味儿,但成功率并不高。”
如今,一切都变了――同一片蓝天下,多种不同战机,10余个兵种要素,熔铸成一个作战集群,在不同空域,接连实施3场不同任务、不同样式的战斗。谁突击、谁掩护,谁主攻、谁佯动,各协同要素基于不同目标进行战术上的配合与衔接,每一个环节都“天衣无缝”。
变化的背后,是多兵机种信息系统的融合对接。飞行二大队大队长李松柏告诉记者,依托多兵机种一体互联的信息平台,他们先后与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空军导弹某旅、雷达某旅等多支军兵种部队建立训练协作机制,每一场海训都是要素集成,每一次对抗都是体系对阵。
信息集成,各要素瞄准了同一块“靶子”。从2010年开始,该旅每次到这里海训,都以“任务通知书”的方式,联系驻训地各军兵种协作训练单位一起练指挥、练协同、练对抗。
不到3年,集成要素已经由过去的1个军种4个兵机种增加到了3个军种20多个兵机种,推动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生成步伐的不断加快。
编队飞行
实时数据,看透海天的“第三只眼”
云底高300米,能见度3公里。这不是理想的飞行气象条件。
滑行、加力、起飞。两架战鹰腾空而起,刺破云层。
作为突击力量,大队长王长银和飞行员张伟驾驶的战机,位于编队的左前方。
“下降高度!”到达预定海域后,王大队长下达指令。此时位于前舱的张伟一边紧盯仪表,谨慎地操纵飞机下降高度,一边用眼睛余光观察舱外的情况。
100米,80米,50米……战机的飞行高度还在继续下降。
5分钟,8分钟,10分钟……战机的飞行时间还在不断延长。
“1号,××到达×点!”王大队长一边配合前舱张伟飞行,一边向指挥员报告飞行状态。
拉起、俯冲,对目标进行攻击,沿着海面超低空隐蔽飞行后,王长银和张伟“猎袭”成功。
“就像在一个巨大碗里,贴着碗底飞行!”回想起当时的感受,张伟感慨颇深。他给记者解释说,由于受到地球曲率影响,飞机低空飞行时,向外看去,海天线就像在飞机的上面,给他的感觉就像飞机不断扎向海面,心率明显加快,刚开始飞“模拟机”的时候,一些飞行员就出过“事故”。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