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教导员吴达发和刘洋夫妻俩是好朋友,他告诉记者:“大部分女飞行员都是找军人做老公,其中不少还是男飞行员或空勤人员。因此在女飞行员家庭组成中,夫妻都是飞行员的双空勤组合很普遍。”
第七批女飞行员中,大队长李凌超,飞行员谭红梅、刘姝、李国菡等,她们的爱人也都是飞行员。
这种组合,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两地分居。夫妻在不同部队,繁重的飞行任务使得双方一年见面机会少之又少。一年下来,只有休假的时候才能夫妻团聚。这在外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而这在飞行员家庭,却成为延续多年的“传统”。
大队长李凌超告诉记者:“飞行员任务很重,一切围绕飞行,生活圈子窄。这种情况下,只有找志同道合的人才能互相理解,合得来。”
李凌超出生在飞行员家庭,爸爸是飞行员,李凌超从小就体会了家人聚少离多的感受。1997年高考那时,李凌超毅然放弃入读北大的机会,选择了空军某飞行学院。后来结婚,丈夫又是一名飞行员。如今儿子6岁了,也正开始学会体验这种亲人之间的聚少离多。但是,对飞行事业的热爱,使得她们能够坚强地面对。
同学竞逐女航天员
2009年7月接到从第七批女飞行员中选拔女航天员的通知,至今已有3年,大队教导员吴达发如今想起来,仍觉得突然,“之前没有得到一点消息,通知下达时,有几名女飞行员正在外地执行任务。于是大队就派男飞行员坐火车去各个任务地,把女飞行员替换回来,保障女航天员选拔顺利进行。”
人员到齐后,临行前师里为她们开了动员大会。随后,一行人奔赴北京,参加女航天员“海选”。
女航天员的选拔对她们来说是陌生的,没有先例。参加海选的刘璐告诉记者:“去的时候对选拔标准并不了解,到了北京就直接去医院,开始进行从头到尾的身体检查。检查特别细,比以前的招飞体检细致多了,光B超就有十几项,各种部位的B超。”
除了身体检查外,还有心理检查。
第一轮选拔结束那天,所有参加选拔的第七批女飞行员搞了一次聚会,时间很紧,地点就在医院附近的一家自助餐厅。
“我们所有第七批女飞行员都是同学”,刘璐一下子提高了嗓门,“从1997年入读飞行学院,大家就认识了。毕业后虽一直有联系,却很难见面。这次女航天员选拔,给大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那次聚会是我们2001年毕业后,8年来第一次同学聚会”
同学们聊着家长里短,话题绕不开飞行、老公和孩子。三个女人一台戏,餐厅里顿时热闹起来。餐厅里,其他顾客好奇地看着这群热闹的女人,或许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我国首名女航天员就隐藏在她们中间,并且她将在“天宫”里住上一阵子。
由于当时航天员选拔仍处在保密阶段,大家并没有在公共场所谈及刚刚结束的女航天员海选。
“渴望自己飞得更高”
两个月后,进入第二轮选拔。参加第二轮选拔的女飞行员有15人,两名女航天员将在她们中产生,同学们笑称自己是“超女”15强。
第二轮的选拔,增设了航天员专项检查,如离心机、低压氧舱等。时间长达1个月。
结束后,同学们又召集了一次小型聚会。这次地点是鸟巢。
刘璐告诉记者:“大学四年同甘共苦,同学们感情很深。对于这轮选拔结果,大家并没有想太多,不管我们当中谁选拔上了,都是我们的同学,其他人都会为她感到高兴。”
在鸟巢前合影的时候,同学们指着不远处一个高级酒店,许下了一个小小的约定,“不知道这次谁会被选上做航天员,不管是谁,选上的那两个人,都要请我们其他所有同学去那酒店里面吃饭。”
约定后,大家不禁大笑起来。那一刻,在离开校园8年之后,同学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再后来,刘洋和王亚平入选女航天员。其他同学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飞行。
今年6月16日下午,女飞行员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神九发射。18点37分,火箭点火,徐徐攀升。此刻,女飞行员们除了激动、兴奋,为刘洋感到骄傲之外,一种隐藏不住的向往油然而生。
“每一名飞行员都向往自己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遨游太空,无疑对她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超出了地心引力。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