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6月26日文章,原题:理解六个“中国”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描述了北京内部的争论:一些人主张中国应遵循国际秩序并保持“和平发展”策略,另一些则要求采取挑战美国的强硬立场。我刚结束中国之旅并亲历某些争论。走访多个城市并与中国官员及学者、外国商界领袖、美官员甚至中国出租车司机对话的行程,给我留下一种混杂印象。
理解中国当前形势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思考多个而非单一“中国”――每个“中国”都是真实的,但都不能单独显示中国全貌。以下为当今存在的6个“中国”。
崛起中的大国:北京对国家的崛起深信不疑,视之为中国重获全球大国地位的契机。但对其中含义存在分歧:把美国视为对手的人乐见美国衰落,将美国当成伙伴的人则担心美衰退的后果。
安全威胁:美国有关中国是否构成威胁的争论通常忽视了中国人的想法――许多中国战略家把美国当成首要对手。解放军发展意在抗衡美国的武器平台正在践行这种看法。
经济发动机:中国增长趋缓,但经济实力是真实的。所有中国人谈起国家繁荣时都备感自豪,因为生活水平提高是其切身经历。许多人相信中国能安然度过全球危机,认为这不但证明中国模式正确,还能令其应对未来诸多挑战。
脆弱的专政统治:一天我打车回宾馆,发现北京市中心的出租车都关闭计价器并以正常价格的5倍收费。有司机承认正消极怠工。罢工非法,但出租车收费标准在物价飞涨的10年间没涨的现实令他们沮丧。此类不满情绪正在全中国蔓延。
改革威权统治:中国仍是威权国家,但变革正在发生。陕西最近发生的强制堕胎事件,在几年前还不会被公之于众,遑论引发公众抗议并迫使官方表态。
缺乏安全感的欺凌者:中国与会者的表现令人困惑,他们刚对美使馆发布北京空气质量表达震惊,马上又为中国好战的南海领土主张和支持朝鲜等行为辩护。这些并非一个自信、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应有行为,而是缺乏安全感的仗势欺人,比美国任何有关(涉华)人权或环境报告都更损害中国形象。
了解中国须虑及所有积极和消极的因素。(美国)对华政策的错误源自顾此失彼:“对中国空存幻想的人”相信经济增长必将使其变得民主和平,现实主义者则一味强调中国军事威胁而忽视美经济受益于中美关系。中国现实的多面性令任何简单推断都站不住脚,美国须进行前所未有的全面分析。▲(作者威尔·英博顿,王会聪译)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