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自卫反击战:中越特种部队震撼搏杀 重创越军(图)

www.sinoca.com 2012-04-18  中国战略网


  【伤亡和战绩】

  肖认为他杀死了10几个人,他最后因左腿中弹而离开了前线。“刚开始只觉的很麻,但还能跑,5分钟后就不行了,钻心的疼”。并荣立二等功一次。

  孟和战友抓了7个俘虏,在炸山洞和设伏中击毙了6、7个人(也是姑计,其实很多时侯他们也不敢去近距离的看那些被炸死的越南人)。

  孟所在的特种大队在18个月的战斗中有40多人阵亡,几乎每个人都受过伤。而他们消灭的越军加起来大约有300多人,这还不包括炮兵们的战绩。

  这就是今天我从两个厂保卫科干事嘴里听到的故事,也许并不如想象那么传奇,但绝对真实。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会因害怕而在开赴前线的火车上和战友痛哭,会在只能容下一个人的猫儿洞中惊恐的几天几夜睡不着,同时也会在看到同伴的尸体时感到无所畏惧,在上级下达做战命令时一无反顾的潜入充满危险的越南后方,去完成一个又一个普通人无法完成的任务。

  原越南第321师团长阮少雄谈凉山战役

  阮少雄的文章刊载于越南的新共和国报。这是一篇检讨性的文章,在越南军事文章中,还是很少见到的。阮少雄,虽然并未被我军俘虏。但是,他的一只左眼,永远留在了凉山——

  作为我军的团级指挥人员,我感到惭愧。我们第321师是当时在南亚少有的全“美械师”。是我们很多革命英雄,从美国人手里缴获的,还有南越伪政权。这些先进的装备,配属了我们的王牌师。

  在发起凉山战役之前,我认为这次战役已经失去了突然性和快速性。由于几个月以来,我们遭受了接连的失败,驻扎在331高地的7811团伤亡惨重。因此,当时,我们不可能再有其他主力部队能够对中国发起反击。

  我们的部队,在离开金边的时候,就被那里的通中国分子所知晓。而且,中国当时在南海上空刚刚发射了一颗通信侦察卫星。我们采取大部队开进,就等于直接告诉中共,我们在准备反击。

  因此,当我们的部队到达预设阵地以后,我们还没有吃饭,部队十分疲惫。我的团的士兵们,很多都倒在地上睡觉。此时,中国军队远程炮兵开始对我们的0、1、4号三个前沿主阵地发起炮击。他们的火炮命中率非常的高,我的团13个永备工事中9个被彻底摧毁。其中一个暗堡,我们的15名士兵在里面。中国一枚152毫米口径的内爆加榴弹直接命中。本来苏联顾问专家团曾说,这些暗堡、碉堡可以抵御203毫米口径的北约重炮。但是,中国一门152毫米口径的大炮将整个暗堡炸飞了。我们15个兄弟一个都没有逃出来。

  在炮击7分钟以后,他们开始向我军猛烈攻击,本来应该是我们对他们攻击。但是,此时我们根本不能探身还击。因为,他们的远程火炮开始延伸射击,但是,随队的约50辆T59式坦克,开始作为移动进程火炮。弹着点也是相当精确。另外就是他们的最恐怖的武器:107毫米口径火箭炮。这种火箭炮,不是像欧美那么先进,需要很多辅助,它仅仅是使用牲畜拖拉,然后对准目标就可以。

  当我们终于等到可以抬头还击的时候,中国军队如潮水一样,汹涌地冲过来。他们冲锋多是散兵无整体队形。一些冲在前面的士兵,被我们的机枪一排一排扫倒,而后面的依旧冲过来。

  中国陆军是十分可怕的。他们有很多种近战武器。譬如82.5毫米口径无后座力炮。这种被西方世界早已淘汰的武器,在他们手里,却是我们永备火力点的致命杀手。他们的炮兵手,手法快捷、老练。装填、起身标准、击发,动作很连贯。完全不是苏联顾问所称:10年动乱中国没有一支训练像样的部队。另外,就是中国的61毫米口径迫击炮。因为它声音刺耳,因此我们都管它叫:“口哨弹”。

  在这些武器的打击下,我们的阵地不到3个小时就被打垮了。我被一枚榴弹片击中左眼。我昏厥了。等我醒来,我拉着医生的手问:我的部队呢?医生只是哭泣,哭得十分伤心。他回答说:阮上校,你的团仅活下来72人。天!我的2119团。1450名光荣的战士,仅剩下72人。

  看看吧,朋友们,这就是我亲眼见到的中国军队,我虽然曾经是军人,但是,如果我还是军人,那么再与这样的军队作战,我觉得等于就是叫我们去送死。但是,能败在这样的强大对手面前,我也同样感到欣慰。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石原慎太郎:中国反对日本购买钓鱼岛与宣战无异
下一篇:那年那份刻骨铭心的爱和痛:一个女兵的祭拜(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