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共党史访谈录:谈往阅今》 作者:杨奎松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记得90年代姜文拍了一部叫《鬼子来了》的片子,在海外得了奖,在国内却被禁了。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宣传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抗日精神。其实,姜文在这个片子的结尾处还专门加上了一个爱国主义的尾巴,很生硬地让农民跟日本人打起来,死了好多人。但这改变不了整个片子的基调,因为片子里讲的故事基调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住在黄河边上的一个很穷很闭塞的村子,世代以来农民只跟地主发生关系,政府代表国家则向地主征租收粮,农民对国家毫无概念。像过去外族入侵或改朝换代一样,农民对日本人的到来也没有任何感觉,日本人不烧不杀,农民们也照样生活过日子。为了自家的平安和生活,他们并且还会配合日本人的要求,与之合作。虽然日本人与农民之间也发生了不少矛盾,但一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双方的这种关系还是比较和平地维持下来了。除了那个尾巴以外。
这样一种历史叙述是姜文及其编剧的文学想象和创造的吗?其实不是。这恰恰也是近代中国现代进程的一种真实写照。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这是抗战期间发生在河南的真实事情。那是1944年春天,日本人发动一号战役,要打通从河南到中国西南边境,要将日本在中国大陆和在东南亚的占领军连成一片,同时清除国共在东南沿海的残存力量。
这场作战从河南开始打响,国民党中央军汤恩伯和蒋鼎文的部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不说,最主要的是连黄河以南在国统区的农民也起来帮着日本人打国军。我们后来的解释是说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如何不得民心,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的却是那里农民民族主义意识薄弱:怎么能帮着日本人打“国军”呢,到底那是中国人的军队呀!如果我们了解那个时候的中国实际上还是分裂的,特别是国家意识还只是在比较现代的大中城市部分知识水平较高的居民比较清晰,内地尤其是偏僻乡镇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国家仍旧没有多少概念,我们就会懂得,这种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让我奇怪的不是这一点,而是1944年发生这种事情我比较能理解,因为战争已经打了七年了,农民被征粮征兵的种种负担已经逼得走投无路,国民党中央军算是纪律好的,对农民的盘剥和压榨也因战争持续时间太长,物资粮食过于困难而变得无以复加,农民起来反抗、造反、民变,甚至乘着日本人打过来缴国民党军的枪,这不难理解。
我觉得有点意外的是著名小说家刘震云的那本《温故1942》,它告诉我们,这种事情在1942年前后就发生过,也是在河南。导致那样的情况发生,是因为1942年的大饥荒,死人无数,国民政府却还坚持征粮。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点,对于农民来说,国家对他们的意义,说到底还是一个生存条件的问题。一旦你把他逼得没有活路了,在缺少民族国家意识的农民眼睛里,你说你是国家、是政府,他都不会承认你。
河南是什么地方?河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古代中国的中心区域,在近代中国也绝对算不上是偏远地域。如果连河南的大批农民都缺乏民族国家意识,不惜去帮日本人打“国军”,你可以了解当年中国的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条件还多么落后。稍微离城市远一点的地方,不要说看报听广播,就是能够通车的公路都没几条。
有路能通,也没有汽车。河南当地许多地方的农民那个时候一辈子也没有见过县城是什么样。由此可知,当我们读历史,看到今天各种各样的批评或说法的时候,如果我们不知道具体的历史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应该从过去历史的具体条件,包括它的进化条件、现代程度,来了解历史中人的所作所为和思想感情,我们其实是根本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和正确解读历史的。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