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纪录片海报,上面英文即为《看不见的战争》。
退伍兵科丽・乔卡(左)以及帕娜由塔・伯茨基思称,她们在海岸警卫队服役时,均遭到战友强奸。
中尉女兵阿里安娜・克洛伊被上司强奸,她一度想自杀。
汉娜・思维尔和同是军人的父亲在一起。她在海军服役时也遭到强奸,至今心里仍有阴影。
美国军中性侵犯的案例不时见诸报端,近日纪录片《看不见的战争》亮相犹他州帕克城森丹斯电影节。该影片以国防部消息源为线索,揭示美国武装部队中性侵犯状况:性侵很寻常,但受审者却“寥寥无几”。其实,这个话题在过去10年里已经逐渐受到关注,不过此次纪录片让这种被压抑的愤怒达到了沸点,也是对美国政府不作为的有力控诉。
本版文字据新华社电
受害者众 性侵常有罕见审判
美联社25日报道,森丹斯电影节放映纪录片《看不见的战争》,讲述美国武装部队中为数不少的性侵案。电影援引国防部消息称,2010年,美国武装部队中至少有两成女兵和1%男兵在服役期间遭受“性创伤”,受害者总数超过1.9万人。其中,受害女兵大约1.4万人,男兵5000人。导演柯比・迪克说,“正是如此惊人,起初我们不敢相信”,同样惊人的是,没有人拿这一题材作为影片素材。“我们听到这些故事时没有(心理)准备,”制片人齐林说,“每名受害者都有许多相同之处,(案件)桩桩可怕。”
无处申冤 上司有时就是性侵者
导演迪克和制片人埃米・齐林采访大约70名曾遭战友强奸的士兵后发现,受性侵士兵除遭“暴力和骚扰”伤害外,大多没有获得审理;有的士兵报告性侵案件后,甚至遭性侵者打击报复,加深他们痛苦。
影片讲述,士兵遭性侵后,寻求帮助的唯一途径是向上级指挥官报告,指挥官有权决定是否调查或起诉性侵者,有权决定是否递交军事法庭审理。但一些案件中,指挥官恰恰就是性侵者。迪克说:“(上级)指挥官可以自行决定不把这个案子递交军事法庭。”
电影使命 撕开伤口“震痛”美军
导演迪克谈及制作这部纪录片的意图时说:“最大的期望是,借助描绘(受害者)经历和他们所受的创伤,帮助武装部队……做出改变。”迪克说,20 世纪60年代前后,美军用十年的时间摒弃了军中的种族主义,对于如今的性侵状况,“也应当可以改变”。制片人齐林告诉美联社记者:“(武装部队)一旦领会到(纪录片)传递的信息,他们就会积极改变,显而易见,他们必须做些什么。”
齐林说,制作这部纪录片时,大家都保持乐观心态,也获得不少政界人士支持。“格莱美”奖得主玛丽・J・比尔盖已承诺为该片创作歌曲。
个案
先遭殴打后遭强奸
科丽・乔卡曾是美国海岸警卫队队员,在服役时遭上级殴打,下巴脱臼,后遭强奸。她随后退出海岸警卫队。5年过去,她深受肉体和精神双重折磨,而施暴者仍在海岸警卫队服役。阿里安娜・克洛伊是海军陆战队中尉,曾赴伊拉克战场。在美国服役期间,她曾在华盛顿特区附近军营遭一名上级军官和他的朋友轮奸。克洛伊的丈夫则很害怕妻子自杀。
来自军人家庭的汉娜・思维尔说,她在海军服役时也遭到强奸,至今心里仍有阴影。和她一起接受采访的父亲身着军装,谈到女儿在军中的遭遇时一直眼泪不断。
2010年数据 20%女兵受害,人数达1.4万 1%男兵受害,人数达5000
背景
性侵有“传统” 受害人“和血吞”
美军对妇女的歧视与骚扰是个历史问题,性虐待现象已深深扎根于美军的“日常文化”之中。
早在二战期间,就有过美军对妇女性虐待的丑闻。特别是越南战争后,整个美军因战争失败引发了严重的沮丧感,放纵自我成了他们解脱心理桎梏的一种途径。上世纪70年代,那些越战老兵就带着调戏妇女的恶习败回美国。强奸女性、性虐待女性,成了士兵发泄情绪的一种“合理”方式,甚至成为美军一种特有的性文化。
美国《时代》杂志去年曾刊出长篇报道,称有关美国驻海外女兵常遭性侵犯的问题,已演变成一场“战争”,而对此美国军方也拿不出有效的方案。报道称,美国驻外女兵晚上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怕遭性骚扰。
对她们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战友。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如果问及所有退役女兵,将近1/3都说她们在服役期间曾遭到强奸或性侵害,这一比率相当于一般平民受害者的两倍,而实际情况更加糟糕。
五角大楼估计,大约80%~90%的性袭击都没有上报。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匿名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一份报告指出,绝大多数受害者保持缄默,因为她们坚信“即使报告了也不会起作用;害怕被排斥、受到骚扰或者嘲笑;也担心同事的“流言蜚语”。超过一半的受害者担心她们被贴上“麻烦制造者”的标签。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