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77事变后:胡适等文人主张忍痛求和 蒋介石犹豫

www.sinoca.com 2011-09-25  


  在知识阶层中,胡适、蒋梦麟等都主张"忍痛求和",认为"与其战败而求和,不如于大战发生前为之"。为此,胡适两次面见蒋介石。7月30日,他向蒋提出,"外交路线不可断"。五日,他向蒋建议,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以此解决中日两国间的一切"悬案",换取东亚长期和平。⑥8月6日,胡适要求在大战之前作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他在面交蒋介石的书面建议中提出:1.近卫内阁可以与谈,机会不可失;2.日本财政有基本困难,有和平希望;3.国家今日之雏形,实建筑在新式中央军力之上,不可轻易毁坏。将来国家解体,更无和平希望。⑦胡适希望经过努力,能在中日间维持五十年的和平。

《黄埔军人》中的蒋介石

  和战是攸关国家命运、前途的大计,蒋介石不能没有矛盾。7月10日,蒋介石认为,日军挑衅,意在夺权卢沟桥,"此为存亡关头,万不使失守也"。①12日,蒋介石得知日本关东军已到天津,内阁宣言动员全国政界与产业界拥护阁议,感到"势必扩大,不能避战矣"!当日下午,与汪精卫商谈时局。②同日晚,蒋介石决定在永定河与沧保线作持久战,严令制止与日方的妥协行为。16日,蒋介石邀集各界人士158人在庐山举行谈话会,讨论《应战宣言》。该《宣言》空前坚决地声称:"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③但是,对于这份宣言应否发表,何时发表,众议不一,蒋介石自己也犹豫不定。16日日记云:"宣言对倭寇影响为利为害?应再研究"④17日日记云:"倭寇使用不战而屈之惯技暴露无余,我必以战而不屈之决心待之,或可制彼凶暴,消弭战祸乎?""我表示决心之文书,似已到时间!"⑤19日,蒋介石决定排除阻力,公开发表"应战宣言","再不作倭寇回旋之想,一意应战矣"。日记云:"人之为危,阻不欲发,而我以为转危为安,独在此举。但此意既定,无论安危成败,在所不计。"⑥当日决定核发战斗序列。为了减少这份《宣言》的冲击力,他将之改称为"谈话"。

  庐山谈话的措辞空前激烈,但是,蒋介石并没有下决心关闭"和平解决"的大门,所以同时表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此后,随着日本军事行动的扩展,蒋介石的抗战决心逐渐坚决。27日,日军全面进攻北平附近的通州等地,蒋介石日记云:"倭寇既正攻北平,则大战再不能免。""预备应战与决战之责任,愿由一身负之。"①28日,日本政府下令长江沿岸近三万日本侨民撤离,显示出异乎寻常的迹象。同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沦陷。蒋介石感觉到,再不抗战,必将遭致全国反对。其日记云:"平津既陷,人民荼毒至此,虽欲不战,亦不可得,否则国内必起分崩之祸。与其国内分崩,不如抗倭作战。"蒋介石认为:中国方面可谓完全没有组织与准备,弱点很多,"以此应战,危险实大",但日本"横暴","虚弱","以理度之,不难制胜","为民族之人格与振兴民族之精神,自有转危为安,因祸得福之机"。②7日,蒋介石召开国防会议,会上,何应钦报告军事准备情形,提出第一期拟动员一百万人投入作战,其中,冀、鲁、豫方面约60万人,热、察、绥方面约15万人,闽粤方面约15万人,江浙方面约10万人,可见,当时尚未将上海地区视为主战场。何陈述的困难有财政开支扩大,枪械、子弹勉强可供六个月之需,防御工事未完成,空军机械不足等。蒋介石在谈话中对胡适主张颇有讥刺,参谋总长程潜甚至指责胡适为"汉奸"。会议决定"积极抗战与备战"。③通过此次会议,抗战遂被正式确定为国策。

  当时,蒋介石估计中日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战期大约一年,而且估计"对外战争易于内战"。④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日媒称歼20未来的对手是美国X-47B无人战机(组图)
下一篇:美称中国将大力发展大型航空发动机 军民两用(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