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与深海战略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要不要发展航母已经讨论很多年了,主要有哪些争论?
乔良:对于是否要发展航母,当时主要有几种看法:
第一种是认为中国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所以不需要航母这样的攻击性武器;
第二,当时中国的海外需求没有今天这么强烈,所以暂时用不上;
第三,认为发展航母还不如发展其他武器,因为其他武器变现很快,很容易看到效果,而航母的建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成之后适航、训练、成军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差不多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中国人当时没有这份耐心;
第四,上世纪80年代,美国当时的国防部长温伯格说过,航母就是未来战争中浮动在海上的活“棺材”,认为它已经过时,这种观点对中国也有影响。
今天看来,尽管航母的过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还是有作用的。因为航母是和平时期的利器,可以有力地维护国家的海外利益。
特别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还不具备拥有航母的能力时,拥有航母,就对这些国家实际上拥有了一种战略威慑力。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没有发展航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能力还不够?
乔良:如果只是建造航母的一个“壳”的话,那很容易。但是要把全部航母作战系统都成龙配套的话,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系统工程。现在有一些人喜欢说“当时做了会如何如何”。
但是,第一,历史是不能假定的;第二,我认为中国当时没有这个能力。一艘航母和一支航母舰队的建成,其实是对整个国家所有水平的一个考验,包括资金能力、资源能力、设计能力、材料工艺等等,所有都在其列。
如果当时做了这件事情的话,我估计水平也就和今天的印度差不多。有些技术肯定不过关,一个是舰载机,没有人会给你;另外动力技术是否适用于航母也是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建造30万吨级的油轮,但未必就能建造六七万吨级的航母,因为航母是用来作战的,与油轮的性能和功用不可同日而语。
不要说还包括作战指挥、控制数据链,包括与之配套的驱逐舰、护卫舰、潜艇、舰载防空导弹、预警机、侦察机等,所有细节都要考虑,难度相当大。
从我的角度看,要说错过,中国不是错过了航母,而是错过了发展大飞机的机遇。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我们已经建造出了大型飞机的样机,可是最终还是把它放弃了。
因为当时有些带主导性的意见认为,造飞机不如买飞机,买飞机既产品成熟又价格便宜,买过来就能用,而且安全。我认为这是一种短视,也是非常可惜的。
因为当时我们的航空技术就要面临突破了,最终的放弃就等于耽误了中国大飞机乃至与之相关的整个高技术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进程,这确是一个遗憾。
三联生活周刊:其他一些主要国家,对待航母的态度是什么?
乔良:联合国几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没有航母。不过其他国家对待航母的态度,也不都是积极发展的态度,各个国家都在量力而行,只有少数的国家在做超出自己能力的努力,比如印度。
印度一直希望把印度洋变成自己的内湖,因此在勉为其难地发展航母。可是直到现在,都没有一艘航母建造出来。
它自己的两艘,包括最近买的,都是捡别人剩下的,重新改装翻修一下,做一些技术性改造。这样的做法其实是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
三联生活周刊:从航母下水到形成真正的战斗力,还要经过哪些阶段?
乔良:任何一个国家的航母,从船坞下到水里,就算交付使用了。下水后,有一段适航期,之后是训练期除了舰上人员的训练,还要跟其他所有和航母配套的系统进行合练。
整个战斗群配合训练战斗群,是指围绕着航母展开的编制,基本上是固定的,比如有几艘驱逐舰,几艘护卫舰,几艘潜艇,多少架战斗机,多少架直升机,几架预警机、侦察机、电子干扰机。
当然试航的时候未必是一个航母编队的形式出去,但试航会抓住机会进行编组训练,未来只要是向远海出动,就肯定会是一个航母编队。
出于对航母安全的考虑,编队等于用自己的舰体和舰上武器做航母的屏障。驱逐舰、护卫舰上的对空导弹,对水下攻击的火箭深弹、鱼雷等等,都主要是用来保护航母的。
从下水到形成真正的战斗力,这个过程快的话如美国要两三年,咱们起码要3-7年才可以真正形成战斗力。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这段时间里,比如索马里护航这样很现实的任务,航母能胜任吗?
乔良:可以用试航的方式到那里转一圈。走那么远,可以由补给舰陪同,没有补给舰,航母就是短腿动物。
一般来讲,试航的时候不可能走太远,只能在中近海。海上加油、装卸补给都需要演练,才能慢慢适应。
中国航母下水后,近一年到三年的时间,我想都不会走得更远。
作为中国军人,我对中国能够拥有一艘航母,当然是非常高兴和期待。毕竟从“甲午海战”失败以来,中国海军还没有扬眉吐气的时候。除了和蒋介石的海军打过几场小仗以外,还没有过真正大的海上行动。
三联生活周刊:航母对国家利益的维护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乔良:在拥有航母之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海上运输链条,运送中国发展所必须的能源、矿产,还有粮食。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说中国人免费搭顺风车搭了20多年的原因。
他们认为中国人占了全球化的便宜,是他们美国人为全世界提供了海上公共安全产品。中国人并没有参加任何海上护航行动,却享受了海上航行的安全,所以美国人认为我们是在免费搭车。
当美国人提出你们不能再免费搭车时,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自己付费了,付费不是把钱交给谁的问题,而是你必须有能力维护自己安全的问题。
此外,航母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比如在海地的维和,或者将来在出现危机的地区撤侨,撤出出国人员,打击海盗,海上护航,这些都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只要是有海上需求,航母就会起作用,毕竟它活动半径大,作战能力强。
航母与深海战略密切相关,它的出现会提高我军远洋传送和部署能力,包括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但相比美国而言,中国并没有海外基地,真的要走向远洋的话,以今天的资源配置情况看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格外需要海上的补给舰。
这次我们去索马里打海盗,就始终有补给舰伴随。在没有海外基地的情况下,必须要有补给舰。
但我估计,随着中国航母的出现,中国也肯定需要和友好国家协商,进行就地进港补给,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就像美国的航母有时候到香港休假,类似的方式也可以完成补给。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