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军队需要一套“见面规则”
问:报告中提到,日方认为,中方将构筑政治信任优先于防卫交流。在你看来,难道即使两国政治信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也应当促进防卫交流吗?为什么?
答:我的确这样认为。同时,这也是我们这份报告要传递给中国的一个强烈信息。过去,中国海军只是在近海活动,没有太多和日本自卫队打照面的机会。但随着中国军力特别是空军、海军实力的增强及活动范围的扩大,和自卫队“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多,发生冲突的几率也不断增大。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维护稳定的空中和海上秩序,在保持良好政治关系的同时,两国军方之间制定一套规则十分重要。危机管理应成为中日两国军方优先考虑的课题。
问:报告中提到要建立不受政治关系左右的、持续的、以危机管理为目的的军方联络机制。机制的具体内容是?
答:目前两国正在讨论。有许多方案,其中一个是日方与中国国防部外办之间建立联络机制。与中方主管部门的联络当然十分重要,但日方考虑的危机管理机制,主要是指部队与部队之间、直接下达命令的部队干部之间能否建立直接联络,即广义上的联络机制。例如,双方海军和空军行动的安全标准是什么,中日两国存在不同认识,这也应该成为今后危机管理机制讨论的内容。讨论不该只限于两国政府,两国军方,比如解放军和防卫省相关负责人也要多开展交流。正因此,我们在这份报告中使用了“对于运用部队的安全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共享”的提法。
不会出现最坏的局面
问:中日两国建立这种机制,还面临哪些困难?
答:一是两国对于防卫交流、军事外交的看法不同。二是两国制定国防政策的决策过程不同。拿日美来说,虽然决策过程不完全一样,但两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对方的决策机制。反观中日之间,这种机制本来就不同,双方之间又互不了解,所以很容易造成误解。
问:中日间军事层面上最坏的局面是?
答:我其实不认为会发生最坏的局面。在报告中,我们使用了“发生不测事态”这样的说法。这种不测主要指偶发事件,因为两国的安全标准不同,所以易发事故。这种事故不同于发生战争,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双方都无法否定的。而且,两国还没有建立足够的信任关系,发生事故后两国国内舆论可能会迅速恶化。
问:为防止出现最糟糕的事态,从现在起必须做什么?
答:除了加紧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外,为了逐渐构筑两国军方的信任关系,有必要进行持续的防务交流和军事外交。特别是军方年轻人之间、实务层面之间的交流,应该在尽量不受政治关系的影响下展开。
【链接】《中国安全战略报告》要点
2011年4月7日,日本防卫研究所发表《中国安全战略报告》。
该报告核心结论认为:中国的崛起具有多面性,对国际及地区安全局势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不可或缺的伙伴;中国宣称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和谐世界”,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共同打击海盗等领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中国近年处理与周边国家利益冲突时姿态更为强硬,军力迅速现代化引起地区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关心甚至担忧,已成为影响东亚地区安全环境的重要因素。
报告认为,从能力上看,中国军费连续21年增长10%以上,过去10年军费增加了3.7倍,已超过日本跃居东亚各国之首。以充裕的国防经费为后盾,中国不断更新旧式装备,加速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各军种特别是海军、空军及第二炮兵作战能力明显提高,远程力量投送及精确打击能力明显增强。
报告强调指出,如果拥有航母,中国将能把活动范围扩大到可得到空中支援的任何海域。特别是海军长期在东海、南海等周边海域进行大规模远洋训练及开展歼击机空中加油训练等活动,引起本地区各国新的担忧。
报告认为,从意图上看,中国具有改革现有国际秩序的诉求,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导致局部冲突频发和南北差距扩大等诸多问题。为此,中国主张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国际话语权,推进“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中国积极推动“军事外交”的深层原因。同时,中国认为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国家安全利益的内涵和外延发生很大变化,已经由传统的领土、领海、领空扩展到海洋、外太空和电磁空间。
报告认为,中国对日军事外交仍处于培养政治互信的阶段,有必要与日方进一步探讨如何避免政治关系影响防务交流,以及如何设置以危机管理为目的的联络机制。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