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美国防长盖茨访华:他到中国后到底要干些什么(图)

www.sinoca.com 2011-01-10  中华网


  应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邀请,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9日晚间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记者从国防部外办获悉,访华期间,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和外交部长杨洁篪将分别会见盖茨。梁光烈将与盖茨举行会谈。盖茨还将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

  资料图片:2007年1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在北京与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举行会谈。这是在会谈前,曹刚川为盖茨举行欢迎仪式。   此访是盖茨2006年12月就任国防部长以来第二次访华。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今起访华将参观二炮部队

  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2011财年(始于去年10月1日)国防授权法案。根据法案,2011财年美国国防预算总额将达到7250亿美元,其中包括1587亿美元的战争拨款。

  美国是全世界军费开支最高的国家。尽管白宫和国会为控制预算赤字,谋求压缩联邦政府开支,但国防预算较上财年仍有增无减(上财年国防预算为6800亿美元)。

  6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说,必须终结五角大楼“不断烧钱”的文化。他们打算今后5年内,削减780亿美元国防预算。

  9日傍晚,盖茨预计将抵达北京,开始为期3天的访华之旅。有报道说,访华期间,盖茨将前往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了解中国战略导弹的最新发展。

  另外,在共和党议员的坚持下,美国201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限制奥巴马政府动用联邦资金,将关塔那摩监狱囚犯转移至美国国内联邦法庭进行审理或转移到第三国继续关押。

  这无疑将使奥巴马政府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计划受挫。奥巴马7日表示,将寻求废除上述条款,并反对任何企图延长或扩展这些条款的做法。

  美国前布什政府2002年1月在关塔那摩设立监狱,关押“9・11”事件后在阿富汗战争中俘获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嫌疑犯。由于关塔那摩监狱严重影响美国形象,奥巴马上任之初宣布一年内关闭该监狱,但随后由于阻力重重,这一承诺至今仍未兑现。

  盖茨将访二炮 是第二个访问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美国防长

  应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邀请,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9日晚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2006年12月就任防长以来的第二次访华。

  据透露,访华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和外交部长杨洁篪将分别会见盖茨;两国防长将就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两国两军关系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在双方正式会谈之后,两国防长将共同会见记者。另外,盖茨还将访问第二炮兵司令部,这是继拉姆斯菲尔德之后访问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二位美国防长。

  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关友飞海军少将指出,中方对发展两军关系的态度是积极的、合作的。希望美方正视和妥善处理两军关系中的问题和分歧,减少误判,增进互信,扩大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促进两军之间的务实合作,推动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军事专家杨毅海军少将接受中新社访问时表示,盖茨访华将为促进两军的相互了解和降低误解发挥积极作用,却很难解决两军关系互动中的结构性矛盾。维持一个稳定、健康、合作的中美军事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两军关系发生周期性的、特别是大起大落性的动荡,是两国的共同愿望。做到“履行承诺、扩大合作、相互包容、双向透明”,中美两军关系才能良性互动。

  解放军副总长马晓天到机场迎接盖茨一行。

  美国防部长盖茨访华 中美军事交往有望“重回轨道”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李忠发、刘华、刘畅)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9日晚抵京访华。新年伊始,盖茨访华对于处于低谷中的中美两军关系的改善,是一个机遇。舆论同时认为,尽管盖茨访华是两军关系“回暖”的积极信号,但中美军事关系敏感脆弱,不能寄望于一次访问解决所有问题。

  中美军事交往有望“重回轨道”

  据悉,在为期4天的访问期间,中国领导人将会见盖茨,两国国防部长将就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两国两军关系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

  在去年经历一系列波折后,作为世界上两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中美军事关系“回暖”,受到国际社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

  2010年初,由于美国执意向台湾出售总价值近64亿美元的武器,双方曾商定的一系列军事交流项目被推迟,包括盖茨访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互访等。与此同时,中美两军仍保持着机制性对话和磋商,中美先后举行了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年度会晤和第十一次国防部防务磋商。

  10月,国防部长梁光烈在越南与盖茨实现年内首次会晤,邀请盖茨2011年初访华。

  “中美两军重新启动高层互访,表明两军关系面临新的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把盖茨访华视为中美军事关系的“恢复性增长”,认为这次访问有助于两军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认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2009年访美期间,与美方就加强交流与合作达成七项共识,而盖茨的访问是一次“重启落实共识进程的机会。”

  恢复高层交往并非回避矛盾和分歧

  分析人士也认为,中美军事交往的主要障碍犹存,两军关系“回暖”并不意味着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不存在了。双方分歧难以通过一次访问彻底消除。

  中方认为,美方对台出售武器、国会限制两军交流的相关法案和美舰机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高频度抵近侦察,始终是中美两军建立互信、发展合作的主要障碍。

  目前正是两军关系由低走高的新起点,恢复对美军事交流并不意味着阻碍两军关系发展的障碍消除了,而是为了推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罗援说。

  他认为,中方处理两军之间的分歧应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涉及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问题上,中国会寸步不让,告诫美方切勿触犯这一底线;而在一些非核心问题上,双方可以求同存异,通过磋商化解矛盾。

  “无论是推迟还是恢复对美高层交往,都是为了展现中方的一种姿态:推迟是为了表达不满,恢复是为了释放善意。”罗援说。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中美利益相互交织,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合作潜力巨大。除了安全领域的合作,双方在反恐、打击海盗、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也有着广泛共同利益。两军恢复高层交往表明双方对加强协调与合作的意愿。

  盖茨本人在访华前夕表示,希望通过访问与中方加强合作,进一步发展军事关系。

  “盖茨访华期间,中美双方讨论的议题有望集中在合作方面,包括全球战略稳定、国际和地区等问题。双方也会谈到分歧,但分歧不会成为新的爆发点。双方将展现致力于解决矛盾和分歧的姿态。”庞中英说。

  增加互信 避免误判

  缺乏互信一直是中美两军关系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防部外事办公室负责人此前表示,希望盖茨此访有助于增进两军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妥善处理两军关系中的矛盾和分歧,扩大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不断提高两军的合作水平,推动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一方面渲染中国军事力量增长,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另一方面却不断在亚太地区强化军事同盟,调整军事部署,其战略意图令人担忧。分析人士认为,从维护地区和全球稳定方面,双方应加强接触,避免或减少误判。中美军事交流和高层对话恰恰是增加互信的重要举措。

  庞中英说,盖茨此次访华是一个积极动向,是双方努力缩小分歧、增加互信的重要契机,为新一年的军事交往和对话开了个好头。

  他认为,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中美之间存在分歧实属正常,但“双方可以通过对话与沟通,增进了解,减少误判”。

  对于未来的两军交往,庞中英认为,随着两军高层交往的恢复,中美军事关系会呈现上升势头,但下一步主要看美方如何在认真回应中方关切方面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展示对发展两军关系的诚意,推动两军关系向前发展。

  “中美军事关系是两国关系中的‘短板’,如果得不到改善,将会对中美两国之间的总体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罗援说。

  专家:盖茨访华预示中美军事关系回暖

  时隔两年多时间,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将于9日再度访华。去年6月,中美最高级别军事交流因美对台军售搁浅,因此,盖茨“重拾”此行受到外界高度关注。专家强调,这将是中美军事关系回暖的信号。更重要的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于本月18日起访问美国,盖茨访华无疑也是为中美元首会晤做铺垫。

  两军关系峰回路转

  回顾过去一年多以来的中美军事交流,可谓经历了不少风雨,但有赖于两国的共同努力,去年下半年阴转多云,渐现峰回路转的势头。

  去年1月末,美国执意向台湾出售总价近64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以及美一系列对华示硬的动作,严重冲击了两国关系,更破坏了两军交往的应有气氛,中美原定的一系列军事交流项目被迫中止。其中包括盖茨访华被婉拒,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与美参联会主席马伦间的互访、中美军舰互访等事宜也无不受挫。

  到了去年秋天,中美两国领导人为双方关系重回正轨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中美军界高层重新开始接触。10月,在越南河内,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与盖茨实现年内首度会晤。其间,梁光烈邀请盖茨于2011年初访华,盖茨接受邀请;紧接着,中美在夏威夷举行了两国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晤;12月,中美国防部第十一次防务磋商在美举行。两军先期的频繁“暖身”使得盖茨访华得以水到渠成。

  此外,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教授看来,盖茨访华安排在新年开局之时,时间的选择也较合理。就盖茨个人而言,他今年将卸任防长,推动中美两军关系发展多少可彰显其政绩;就中美关系而言,目前可以说是两国周期性风波的一段平稳期,考虑到美国国会的变局――共和党重新控制了众议院,影响军事交流的变数可能增多,更需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

  弄清意图避免误判

  与去年6月相比,盖茨当前访华所面临的形势大为不同。前有东北亚局势的风云突变,后有胡锦涛主席的新年访美,此访的议题清单无疑将更丰富,也更引人关注。

  鉴于去年11月的延坪岛炮击事件 “搅动”了朝鲜半岛,半岛局势很可能成为此次对话的重要议题。从五角大楼发布的盖茨行程中也可得到佐证。在12日结束访华后,盖茨将于13日、14日访问日本,并于14日短暂访问韩国。当前,朝鲜半岛各方已先后表达接触对话的意愿,局势出现些许缓和的迹象,中美两国此前都呼吁应避免紧张局势持续升级,预计在会谈中,两国有可能探讨进一步缓和局势的措施。

  盖茨此访又正值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同时,杨洁篪外长也正在美国访问,不难想见,为两国元首会晤打前站、营造良好的军事安全气氛也是盖茨此行的题中应有之义。“营造良好的会晤氛围,中美实际上也在努力恢复积累两国信任进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潘振强说,通过恢复和扩大军事交流,了解对方在热点问题上的关切,弄清彼此战略意图,避免出现误判。

  在如何消除双边军事交流的障碍方面,双方也一定会涉及许多难以绕开的问题,例如美方会继续要求中国加强“军事透明度”,建立在海上避免冲突和管理危机的有效机制。同样,中方也会对“美对台军售”、“美《国防授权法》对两军交往设限”及“美军机、舰艇对我领空领海侦察”等行为提出关切。潘振强表示,盖茨的一次访问是不可能在这些问题上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的,但通过真诚的交换意见,对于增进了解、防止误判还是有益的。

  摆脱怪圈需增互信

  自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军交流乃至中美关系总陷入时好时坏的怪圈,这在新时期更为明显。如何摆脱这一消极循环,使最能体现两国政治互信程度的军事关系顺利展开,使中美关系少遇挫折,一直是两国亟待求解的问题。

  潘振强强调,增进中美互信是关键。为此,美国必须改变观念,认识到日益强盛的中国不见得对美带来威胁,中美完全有可能而且需要成为合作伙伴,因为中美关系绝非“零和游戏”。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中美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契合点越来越多。同样,两军的合作前景也非常广阔,特别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包括联合打击海盗、人道主义救援、反对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等,未来的合作大有可为。

  日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德国《商报》上也撰文表示,中美在关键问题上必须持续合作。

  不过,专家也提醒,要充分认识到中美关系的两面性,美国限制甚至遏制中国军力发展的意图在短期内难有改变。沈丁立认为,只要美国继续对台售武,犯我主权破坏统一,那么两军关系乃至中美关系就不可能顺畅无阻。

  盖茨这次访华固然可视为中美军事关系回暖的信号,但两军、两国关系能否乘势而上、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尚需中美间相向而行。

  中美或将重点谈及朝鲜与航母话题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将于9日再度访华。

  去年6月,中美最高级别军事交流因美对台军售搁浅,因此,盖茨“重拾”此行受到外界高度关注,被视为中美军事关系在冷却一年之后的一次“破冰之旅”。

  更重要的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于本月18日起访问美国,盖茨访华无疑也是为中美元首会晤做铺垫。

  先释善意“中美没理由成为对手”

  6日,盖茨在五角大楼的一个记者会上,公开阐明了他对即将展开的访华行程的期待。盖茨说:“我热切期待找出一系列我们共同关切、有着共同利益的议题,在此基础上美中能进一步发展与加深的对话。”他强调,“我认为扩大对话领域对一个稳定而持久的双边军事关系而言十分重要。”

  盖茨还谈到,中国和美国能够“在有着共同战略利益的问题”

  上展开合作。”无论是朝鲜问题,伊朗核问题,还是在对付海盗以及恐怖主义问题上。盖茨称,美国需要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保持关注,“不过中国没理由成为美国的对手。”

  去年,由于美国决定向中国台湾出售价值60亿美元的军售,导致中国军方中断了与美军的交流。因此,盖茨此次访华被媒体认为是中美两国军事交流在冷却一年之后,终于恢复到了正轨。

  期待合作“重启军事关系的机会”

  最近,盖茨在多个场合谈到了中美军事关系的重要性。除了6日的记者发布会之外,盖茨也在做客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新闻时间”节目时,谈及2011年初的4天访华之旅。盖茨说,中国和美国军方找到合作的方式,互相加深了解,能够有机会去实现一些建设性的目标,也可以构建更加强有力的双边关系。

  此外,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防部长迈克尔・希弗在一次演说中,也提到了盖茨访华之旅。希弗说,美方希望此访能够和中国达成一项共识――即便在关系紧张和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双方的对话也不要被打断。“这次(盖茨访华)是中美重启军事关系的一个重要机会。两军关系时好时坏的怪圈,可能会增加产生事故的风险,或者会为整体上的两国关系带来不测事件。”

  喜中藏忧“带着”航母来东亚

  中国国防部在去年12月末公布盖茨访华日程时表示,盖茨访问期间,中国有关领导人将会见盖茨,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将与盖茨就两国两军关系、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等交换意见。

  美国国防部随行官员透露,美方对此行高度期待,不仅希望两国军事关系升温,也希望盖茨访问成功为胡锦涛主席对美的国事访问揭开重要序幕。

  据报道,除了中国,盖茨此次东亚之行也将访问日本和韩国,但访问的时间都很短,在结束对中国的4天访问后,盖茨预计于13日至14日访问日本,14日当天再访问韩国。从日程来看,重点无疑在中国。但在盖茨准备访问中国的同时,美国也向东亚地区派遣了第二艘核动力航母,并在该地区展开系列军事演练,因此有媒体戏称,盖茨是“带着”航母来东亚。

  中国学者:“盖茨访华,象征意义更大”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认为,盖茨访华毫无疑问将对两军关系带来积极影响,但从根本上看,中美两军关系冷暖取决于两国关系总体发展态势。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张博表示,盖茨此次访华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军方之旅,而是代表奥巴马政府而来。奥巴马政府认为,两军关系是中美关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从进一步巩固两国关系角度着眼,盖茨访华很有必要。

  不过张博称,也不能指望盖茨访华可以让两军关系得到较大改善或提升。目前中美两军之间的交流仍处于较低的层面,此访象征意义更大。

  至于盖茨访华能取得什么成果,张博认为,这取决于未来美国政府的态度。因为美军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中国战略利益存在的地区,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方。如果美国政府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继续持主观、片面和怀疑的态度,继续持冷战思维的话,那么,中美两军关系就无法保持长期的稳定,必然会充满各种变数。“基本上,未来双方军事关系将以交流和博弈为主。”

  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室王宝付大校说:“在朝鲜半岛,中美有一条共同利益,都希望朝鲜半岛能够稳定。朝鲜半岛从去年天安舰事件到11・23的炮战,这一系列危机走下来,中国的立场和态度非常清楚,朝鲜半岛必须稳定。”王宝付说:“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所有的问题都解决这个是不现实的,但是双方应该比较客观地比较理性地互相承认对方的这种核心利益和安全关切。”

  对于外界近来关注中美军事关系是否会在年内掀起一系列小高潮,王宝付强调,其实对于中美两个大国来说,军事关系最佳的状态就是保持平稳,不会因为一系列的突发事件再度导致过山车般的颠簸反复。

  美国学者:盖茨将劝中国施压朝鲜

  美国政治分析人士认为,盖茨此行不仅希望确定半岛局势复杂形成的既定事实,也希望通过对日韩的军事政治主导权,保障美国的东北亚战略长期化和稳定化。

  美国分析人士认为,除了继续深化、构建持续可靠的中美军事交流关系外,朝鲜半岛局势将是盖茨此次访问的重要议题,盖茨的访问也将对东北亚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盖茨此行不仅希望确定半岛局势复杂形成的既定事实,美国重回东北亚,也希望明确美国通过对日韩的军事政治主导权,加强在半岛局势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从而保障美国的东北亚战略长期化和稳定化。

  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高级研究员齐麦肯说,由于朝鲜的行为,东北亚正在加强发展日韩军事同盟,并且有新的动作加速这种同盟的形成,这对中国并没有好处,中方也不愿看到日韩开始紧密的防御合作,所以盖茨很可能向中国强调如果中方劝告朝鲜将对地区和平有所帮助,否则将导致一系列中国不愿看到的后果,譬如日韩军事合作同盟。在如何化解半岛紧张局势方面,中美双方都不希望事态失控,美国也将希望中方劝说朝鲜不再挑起事端。

  朝鲜建议尽快无条件举行会谈

  韩称将视朝态度慎重研究

  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8日在平壤发表谈话,建议尽快无条件地举行朝韩当局会谈,并在1月底或2月上旬在开城举行朝韩红十字会谈、关于重开金刚山旅游的会谈和关于开城工业园区的会谈。韩国统一部发言人8日说,韩国将视朝态度慎重予以研究。

  朝鲜呼吁对话

  朝鲜中央通讯社当天援引这位发言人的话报道说,对于当局会谈,朝鲜希望通过双方的协商确定会谈的级别、地点和场所。对于其他会谈,双方可以是以前的代表团,也可以重新组成代表团。发言人说,作为打开对话大门、改善朝韩关系的具体措施,朝鲜将重新开启板门店南北红十字通道,解除对位于开城工业园区的北南经济合作协议事务所的冻结。发言人说,朝鲜希望改善朝韩关系、谋求和解团结、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朝鲜提出的对话建议“不带任何前提条件”,其“诚意不容置疑”。韩国当局应该消除疑虑,敞开心扉,对朝鲜的建议和善意做出积极回应。

  韩国表示慎重研究

  韩国统一部发言人李种珠8日说,从形式上看,韩国政府不认为朝鲜方面当天正式向韩国提出了对话建议,但由于朝方提出的内容较之前更为具体,韩国将视朝态度慎重予以研究。

  李种珠说,朝方的建议延续了其5日发表的联合声明内容,但内容更为具体,因此韩国政府将密切关注朝鲜的态度,进一步研究朝方的建议。据韩国媒体报道,针对朝方的再次提议,韩国统一部长官玄仁泽等主要官员8日上午起在政府大楼紧急举行了两个小时的会议,商讨应对方案。

  【先驱语录】

  约瑟夫・奈:再采用传统的霸权衰落理论来描述21世纪的权力过渡是不准确的,将导致危险的政策暗示

  包道格:中美冲突并非宿命,如果两国都发挥政治能力,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

  金灿荣:从主观上说美国变得不自信了,和不自信的美国打交道也成了中国外交的新课题

  【访谈动机】

  2010年的中美关系经历着过山车般的起伏。自去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后,两国关系因“美对台军售”问题而急转直下,之后,人民币问题、南海问题……两国之间的杂音和摩擦源源不断地呈现出来。然而,就在人们担心中美两国关系陷入失控状态时,两国经贸及政治高层会晤突然恢复热络,甚至一度僵持的军事交流也在下半年逐步恢复。

  “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简单地套用一些“经典论断”已不足以解释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更不应当成为忽视两国深层次矛盾的借口。

  在中美种种现实的摩擦中,折射了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普遍心理焦虑:“中国崛起会不会重复二战德国的老路”――将中国和德国做对比正成为西方舆论界惯用的一种比喻。

  昔日德国野心会在中国再现吗?新兴国家必然挑战既存国际秩序吗?――超级大国美国对崛起中国的评估将从根本上左右其与中国的交往;而中国在一时一事上的行为处置都有可能敏感地触动美国的神经。因此,中美两国有识之士都在力图寻找崛起国家与霸权国家的相处之道,避免两强必然迎头相撞的历史魔咒。

  美国正在重新定位中国

  《国际先驱导报》:相比去年,今年的中美关系经历着过山车般的起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奥巴马自称为“太平洋总统”并高调重返亚洲,国务卿希拉里日前在演讲中详细阐述美国的亚洲新政策,这一新趋势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金灿荣:2010年中美关系新摩擦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两国目前面对的整体问题尤其是经济问题不一样。中国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美国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增长乏力,刺激就业的新财政手段不多。这就使得2000年中美之间宏观的良好经济合作反而变成了冲突领域。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正在重新定位中国。5年前,美国尽管不太确定地承认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但对中国的定位基本上还是“利益攸关方”。而眼下,美国对华政策则处在一个变化的关头。美国在战术上采取从中国周边介入的办法重返亚洲,体现出了美国在战略上的焦虑。

  包道格:希拉里所阐述的“新亚洲政策”并不“新”。奥巴马政府将关注重点转向亚太地区,这一转向的里程碑从里根总统时期就开始了。不过,美国政府重返亚洲的确意味着中国外交与过去20年相比将面临更多竞争。

  奥巴马把亚洲看做贸易投资及军事现代化日益蓬勃发展的地区,并不等同于将中国视为对手。奥巴马政府坦承布什政府第二个任期里的中美关系处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奥巴马正在试图将中美关系提升到新的全球层面的合作,如在气候、防扩散及贸易不平衡问题上。到目前为止,这一新对华政策有初见成效之处,也有些并不那么成功。同时,美国对中国在领土争议及军事活动问题上又出现了新的担忧。

  和不自信的美国打交道

  Q:你认为美国霸权是否在衰落?而这又如何影响其对外事务,包括对中国的认知、心态和政策?

  约瑟夫・奈:再采用传统的霸权衰落理论来描述21世纪的权力过渡是不准确的,将导致危险的政策暗示,有可能因此而鼓动中国采取冒进政策,或是导致美国由于担心中国崛起而做出过度反应。美国只不过相对衰落,并没有绝对地没落。在未来数十年里,可以合理推断说,美国仍将比任何一个国家要更强大。

  美国眼下和未来的问题并不在于衰落,而是在于能否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没有他国的帮助,即便是超级大国也不能实现目标。

  英国战略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曾经说,美国的实力有两大特点,使它区别于历史上的大国:美国的力量不取决于殖民地而是来源于他的结交盟友;美国的意识形态是灵活的。如果现在美国采取巧战略,它将继续从这两大特点中获益。

  未来岁月并非一个“后美国时代”,但是,美国应该探讨如何在一个信息时代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开展“巧实力”战略。在这个新时代,一国能否将其实力运用自如的重要标志是和盟国及他国建立“关系网”的能力,而不是维持霸权或将自身权力最大化。巧外交的内涵就在于,能在面对他国崛起、世界权力分散的新背景下,善于综合各种资源,成功地运用一系列战略。

  金灿荣:美国实力是否衰落的话题可以探讨争论,但我想强调从主观上说美国变得不自信了。布什时代的美国过于自信,多少有宽容精神和幽默感。但现在,多种原因导致其变得有点不自信,如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的实力,美国精英认为美国病了,美国老百姓认为美国走在错误的轨道上。和不自信的美国打交道也成了中国外交的新课题。

  约瑟夫・奈: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就致力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白宫里的一些人认为中国没有对此做出回报,并因此有些不满。如果中国认为这是美国衰弱的表现,那就是将美国的某些妥协之举当成了示弱,那就是对美国的误解。

  中美冲突并非宿命

  Q:在历史上,崛起大国和霸权国家之间冲突的案例非常多。那么你认为大国政治的悲剧会在中美之间重演吗?

  约瑟夫・奈:崛起大国和现存大国之间总是会有误解、担忧的危险,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危险在于,两国的鹰派总去触发对彼此的恐惧,使得疑虑层层加深,并最后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即如果美国把中国当做敌人,这一预言很可能自我实现。而不让这个预言魔咒实现的最佳解药就是,两国间更多的接触和合作。

  包道格:中美冲突并非宿命。如果两国都发挥政治能力,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中国应当回顾自己的历史,找到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而美国也应当从他在上世纪30年代如何应对日本崛起中吸取教训。更何况,现代战争将是毁灭性的,两国人民都不会允许他们的领导人拿战争当儿戏。

  金灿荣:中美双方主观上都不愿意陷入对抗。现代战争的对抗是这两国的任何一方都难以承受的。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应该是中美两国主流的想法,但能不能成功避免并没有十成的把握。两国的鹰派都是靠挑动事端来谋生的。

  应避免“自我实现预言”

  Q:中国尽管在崛起,但从目前的实力上尚无法超越美国,在意愿上也并不想挑战现存秩序。但是,美国始终不放心中国崛起,甚至中国总是被西方比做二战前的德国。在这种对华心理焦虑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是否有可能提升战略互信?

  约瑟夫・奈:近十多年来,许多人认为中国是最可能的挑战甚至超越美国的国家。一些人也把中国和上世纪初挑战英国的德国相比。但是,仅仅从GDP的角度就预言中国将赶超美国的说法过于简单了。相比而言,美国在军事和软实力上占据优势,而且在亚洲地缘政治上也占据主导。在21世纪的头五十年里,最可能的情况是,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能赶超美国,但在整体实力上还是逊于美国。

  中国和二战前的德国不同。德国政策是挑衅性的,引发了英国和美国的担忧。一战前即1914年,德国的实力就已经超过了英国。但是,现在的美国对中国则不存在这么多担忧。所以,美国人应当避免对中国过度担忧,也不应当让别的任何国家将中美两国拖入冲突。美国要避免把中国当做敌人,最后“自我实现预言”。

  包道格:有些美国人将中国看成威胁,有些人则不这么认为,这都很正常。近期中国一些做法的变化加剧了这种认为中国是威胁的声音,比如,中国在钓鱼岛问题、南海及朝鲜问题上的言辞都比较强硬。但是,如果你看一看美国和中国的贸易赤字,美国最优秀的大学和实验室资助培养的中国学生的规模,及美国在中国的巨额投资,这些事实都强有力地证明了,美国做事的出发点并非根据“中国是威胁”这样一个假设。

  美国媒体有时会将中国和二战前的德国做对比,这种对比的确很常见。那段历史的确应当成为当下的教训之一,但不应当是唯一的教训。我前不久刚刚访问了德国,考察了波茨坦冲突的起源――那场冲突导致德国决定引爆二战。德国当年的决定是源于如此狭隘的考虑。海洋霸权及拥有帝国的梦想在今天的世界有点落伍,现代社会是全球化挑战和经济发展是首位的。中国如果认为军事利益比其他利益都重要,这条路径需要慎之又慎。

  两国的媒体报道也应当清晰全面地进行报道。最近,西方媒体有这样一种倾向,喜欢描述分歧性话题,经常忽略中国切切实实在说和做的事情。而中国的媒体有时也出现挑动公众情绪的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现代社会媒体的多样化反而导致了公众更不了解真相,然而这却俨然是事实存在的。中美两国不应当允许这种情况导致危险的局面产生。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中美防长会晤 梁光烈威风凛凛 暗示造歼20(组图)
下一篇:中国空天飞机成功试飞 与美国X-37保持同步(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